吴向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原则

吴向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总书记明确揭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原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刻回答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待。

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它坚持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社会历史过程就是人民追求和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人民活动的规律。承认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就是承认人民是目的本身,一切要为了人民;承认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就是要承认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切要依赖于人民的实践;承认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活动,也就是承认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人民利益的实现规律,一切要谋求人民利益的实现。在这里,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统一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研究人民关心的问题,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人民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利益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我国广大人民的伟大创造,反映和把握这种实践创新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必须尊重人民的这种创造,倾听人民呼声,研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攸关的问题。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社会分层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只有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的利害关系出发,我们才能实事求是地发现和把握客观存在的问题,揭示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对重大问题的解答总是基于某种根本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不同,解答的思路就会不同,结论也会各异。我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人民利益标准从根本上规定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路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判断和衡量着理论研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聚焦人民实践,集中人民的智慧,创新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从来都是时代的产物。人民具体的、多样的、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构成了时代的实际内容,它不仅提出了时代的问题,还包含着对问题的解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解决时代问题,就必须始终聚焦于人民的实践活动,始终向人民的实践敞开,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们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但也是最生动最具体的,人民的知识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人民的创造力也是最持久最伟大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把握时代,必须要真正理解和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如马克思所说,把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自己的思想里,而不是面壁虚构,自作聪明地从头脑中想出一套东西,或者生搬硬套地从历史经验和外国经验中照搬一套东西,把它们强加给人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为人民所掌握,就要用人民群众懂得的语言使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和改造世界的有效思想武器。要把深邃的理论用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鲜活的生活逻辑。唯其如此,我们才会真正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创新学术话语体系。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变成用玄妙、晦涩的语言去构造的抽象、神秘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不会变成纯粹学术沙龙中的自由闲谈和窃窃私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