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崔丽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路(6)

——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三、执政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新思路的方略精髓,包括全面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分别是在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提出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背景是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表现为:一是世情,各种力量的博弈,世界仍很不安宁。二是国情,各种矛盾交织,阶段性特征明显。三是民情,利益诉求多元,民主意识增强。四是党情,我们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再加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这些都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来看国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常态,呈现“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出现存量问题与增量问题交织、存量矛盾与增量矛盾凸现,利益多元、冲突激增、平衡利益关系和解决矛盾冲突难度加大的问题。原来的改革是基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利益的冲突和阻力较小。但是,今天的改革是基于公平正义的改革,主要是调整利益格局,遭遇的阻力非常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另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也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尤其针对的是当今我国面临的问题,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自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具体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我们第一个百年梦想,指向民族复兴的广阔未来。

全面深化改革,其具体内容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一种共识,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首先到广东考察。这其实是在释放一种信号,就是我们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全面依法治国,其具体内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其具体内容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果,我们把中国比作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高速列车,那么,改革就是发动机,法治就是稳定器,党的领导则是火车头。这就是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更为深刻的阐述。他在2015年2月2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保证。另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是战略举措。

对于如何进一步理解“四个全面”,我认为有三个定义: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第二,实现了战略布局从单向向多维的转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全面”。中国的发展在改革之初把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而今天,经济发展只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方面。第三,“四个全面”是寻找最大公约数的一种表现,是继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延伸。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