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全球扩张和渗透背景下的百老汇

美国文化全球扩张和渗透背景下的百老汇

在数字化时代,从产值或观众数量等方面看,戏剧演出已经无法与可以低成本大量复制的电影、电视、音频视频数字产品等现代大众娱乐形式相抗衡。但是,美国百老汇及其戏剧产业园却以良好的市场机制及产业化运作,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延续美国音乐剧繁荣的同时,不断继续着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扩张;在赢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文化、精神及价值观。当然,它也直接为纽约这座城市的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从1880年起到现今已有135年历史,期间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以来,由于新生代的崛起,摇滚乐新文化等的出现,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工程科技迅猛发展,其他各种体育娱乐活动的兴盛,都对其产生过强烈冲击,也使其发展经历了两次兴衰起伏。

与目前不少人认为音乐剧是枯燥呆板的没落艺术正好相反,百老汇音乐剧多年来一直充满了迷人魅力,并通过其演出剧目多角度映射出美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美国精神。每年有成千上万不同阶层、种族及职业的观众从世界各地专程为观赏百老汇的音乐剧、话剧、滑稽讽刺剧、歌舞剧等演出来到纽约,在美国戏剧文化中畅游的同时为纽约这所城市创造出十多亿美元的票房和无法具体统计的巨大的“长尾经济”效益。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剧魅影》《音乐之声》《妈妈咪呀》《芝加哥》等音乐剧长期占据百老汇演出排行榜前列,有的甚至连续上演二十多年,一万多场。根据统计,百老汇音乐剧最受观众欢迎和推崇。

一、美国文化的对外扩张和渗透

1997年,美国国会文件中提到了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四点明确的指导思想:(1)帮助美国自我认同;(2)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3)提高公民素质;(4)改进个人生活。(黄发玉:《纽约文化探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美国是聚集众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对移民国家来说,文化发展意味着城市文明和各种族凝聚力的提升,文化艺术正好能恰到好处地通过其特质使各种族移民和社会机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其社会效益。所以,政府对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要求的文化活动和项目都会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美国的传播政策,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这一点非常明确。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虽然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日益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和文化贸易方面更与美国外交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在美国政府支持和经济利益驱动下,美国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大量向全世界投资,利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不断向别国输出带有美国标志的文化产品,在使经济全球化的红利涌向美国的同时,向世界各国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是因为文化所特有的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性影响,让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及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也使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以攫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为基础,以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全球对外文化战略为旨归,在其政策、外交、媒体技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文化既在国内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又在世界众多国家大行其道,让美国文化产品风靡全球。

百老汇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向全世界展示着不同的魅力,并映射出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精神:20世纪30年代的《万事皆空》、40年代的《俄克拉荷马》、60年代的《芝加哥》、80年代的《猫》、90年代的《为你疯狂》和21世纪的《妈妈咪呀》等誉满全球。以这些时代标杆为代表的一系列百老汇的剧目和成功演出,带动着整个百老汇剧院区(Theater District)的戏剧、演出、旅游、消费等众多文化产业,带动着纽约相关行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经济效益和美国精神及文化传播两方面屡创佳绩。可以说,美国百老汇已毫无悬念地成为当今世界商业演出的典范之一,也成为美国文化对外扩张和渗透的重要旗舰。

二、百老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2014—2015年度演出季为例,百老汇为纽约经济贡献了125.7亿美元,其中占大头的是超过98亿美元的将百老汇作为去纽约旅游理由的游客的各种消费支出,仅剧院和演出团体制作演出的支出就为纽约提供了超过27亿美元的收入。

另外,单就这一年度演出季,百老汇就为纽约提供了包括制作人、经理人员、导演、演员、舞台技工、票务、引座员、促销宣传、设计师、建筑工人以及与百老汇相关的食宿、交通、购物等相关的工作岗位九万个左右。事实上,每投入剧院表演艺术1美元,就能带来4.3倍的附加值。这4.3倍的附加值包括了游客在纽约的其他连带消费和随机消费、在纽约的食宿交通、购买纪念品及服装饰品等衍生品消费。2015年,纽约市常住人口约为850万人, 游客却连续6年创新高,2015年增至约6000万人。由百老汇剧院表演艺术增加的大量就业岗位和其对纽约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品质的提升,无疑已使其成为纽约乃至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者。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产业除了直接经济效益外,除了在良好的市场机制下合理运作和经营以获得盈利这一目标外,同时赋予其的更重要的职能和使命是争取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个三维统一体。国家利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相互转化。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间接地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百老汇的商演直接表现为经济效益,但它始终与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相伴相随。

百老汇的存在和发展其实就是美国文化、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传播、浸润和扩张的工具和载体,借助文化产业推广具有美国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产品,在全世界宣扬美国梦是美国政府的大政方针。更不用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驾齐驱本来就是百老汇在美国及其市场经济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很多时候,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等非营利性质的机构票房收入并不能完全支撑其营运,表面上一直宣扬自由经济的美国市场本应该依照优胜劣汰的法则让其自生自灭。但事实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扶持,许多私人企业家也慷慨解囊对其进行投资和捐款。对此,相关权威调查研究机构给出了以下分析:百老汇非营利和营利性的剧院在法律意义上有着根本区别,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机构或剧院具有公益性质,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其投资和资助费用一律免税,经营收益也可享受免税优惠。经营利润不允许分配,只能用于投入再生产,财务收支必须公开透明,社会公众可以通过 www.guidestar.com(指南星网)直接查询所有非营利机构的收支状况。这些机构或剧院一旦破产,清算后的资产属于社会公共财产。而营利性剧院的所有投入都是商业投资,每一笔经营都需要按照规定纳税,投资人的盈利部分按股本分红。从百老汇及美国其他文化产业一直以来的运营效果看,政府制定非营利政策以强调社会效益的初衷已经实现——政府对这个领域的直接投入已经逐步降低,民间与私人的参与和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更多圆了美国梦的成功人士向非营利性演出机构捐款已不仅仅是为了减免税,而是转为体现自身价值,提升百老汇的社会效益,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

事实上,不管是否出于本意,但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促成社会效益最大化,尽可能地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向全球每一个角落传播和渗透,是百老汇高质量生存和快速持续发展的秘诀之一,是其能够一百多年誉满全球,几经时代大潮冲击而屹立不倒的法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