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平安的忠诚卫士(2)

社区平安的忠诚卫士(2)

——汪勇先进事迹材料

摘要:几年来一有空汪勇就下社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地建立水乳交融的警民关系,汪勇始终坚持“六必到”工作法(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群众遇到困难必到、发生案件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真正取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深化警民鱼水情

对社区25名年老独居、长期有病的孤寡、空巢老人,他坚持每月看望一次,同时还在节日里为老人送粽子、包饺子、贴春联。对社区几位重度残疾、生活困难的居民,也始终力所能及的尽心帮助,用关爱温暖他们的心田,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社区马大爷患有脑梗和双膝骨关节病,无人照顾。汪勇经常前去看望,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老人的床头。汪勇特意借了一台轮椅准备推老人出门晒太阳。晚上回到家,他又打好热水泡好药,亲自给给马大爷烫脚、敷腿,感动得马大爷老泪纵横。53岁的省建八公司残疾人黄金顶,患有严重的半身不遂,他经常上门给他送饭、倒垃圾,自费购买煤气灶、电视机,像亲人一样照顾他。

几年来一有空汪勇就下社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地建立水乳交融的警民关系,汪勇始终坚持“六必到”工作法(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群众遇到困难必到、发生案件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真正取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这种做法被市局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有事就叫我,随叫随到。”这是汪勇对群众的承诺。2010年4月,汪勇突然接到社区80岁老人徐阿姨的电话,说自己忽然胸闷气短,觉得快不行了。他急忙赶过去,背起老人冒着大雨赶往医院抢救,直到徐阿姨已脱离危险。为社区、为群众付出了辛勤的心血和汗水,在年终的社区迎新春警民联谊会上,大家为他写了一幅大大的“家”字,他也把自己改编的《父老乡亲》歌曲唱给了大家听,与群众建立起鱼水情深般的警民关系。

甘守清贫,坦荡无私,书写廉洁奉公无限忠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汪勇一直没有能力买房,祖孙三代长期住在35平方米的出租屋。母亲当了八年的保洁员,妻子至今还在打零工,他先后有三次买房的机会,因为种种原因没买成。尽管有许多难处,汪勇却从来不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朴素本色,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朴实本色。

汪勇虽然清贫,却始终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社区的警务工作当中,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5月,汪勇参加了“全国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宣讲团”,赴广西、贵州等地巡回宣讲;2015年,汪勇事迹报告团在湖南、西藏、江苏等省市进行宣讲,感人事迹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陕西省公安厅还开展了争创“汪勇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在全省推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