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意义深远的重大国家战略。一方面,将推动建立多位一体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促进北京的创新创业资源向津冀加速流动,吸引优秀大学生到津冀创业就业。另一方面,北京将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到津冀两地,引导人口向津冀流动,进一步优化北京的城市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创新创业空间和生活服务空间。当前,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有三:人才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不清晰,大学生创新型企业的运行模式不成熟,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环境不完善。针对这三个问题,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发展。首先,顶层设计上建立统筹协调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成立纵横结合的组织机构。纵向上强化统筹,由教育部牵头成立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统筹制定三省市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调配相关配套措施和资源。横向上加强协调,成立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推动日常协同业务对接,协调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融合统一的政策体系。在引导性政策方面,把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部门的绩效考核。在模块性政策方面,加快推动三省市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改革、人才引进、小额贷款补贴等政策的统一,消除三省市之间的政策壁垒与制度障碍。建立闭环运转的运行机制。在目标设定方面更加理性,根据时间维度、优势产业维度等构建多元目标。在组织实施方面更加科学,明确责任分工、逐层分解落实。在效果评价方面更加全面,结合不同目标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在调整改进方面更加有效,强调区域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集聚。其次,运行模式上实现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北京突出技术创新。重点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在北京科技创业,鼓励师生共同创业,引导非首都功能创业企业到津冀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高校对大学生初创企业优惠或免费开放科研设施。天津推动研发转化。加大与北京在创新成果方面的对接合作力度,促进创新成果在天津研发转化。制定产业转移引导政策,吸引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天津创业就业。河北加强推广应用。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符合河北优势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场地租用、企业税收等方面制定补贴政策。逐渐形成倒“虹吸效应”。再次,基础建设上构建互联互通的创新创业大平台。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面向高校打破地域隔阂,整合三省市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互选和学习成果互认。加强“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建设,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录制网络课程,并在线答疑解惑。构建“互联网+”孵化平台。面向企业推进智慧孵化,构建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为主的众创空间,开展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和异地代办服务。构建“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破除行政藩篱,建立三省市联合网上办事大厅,推进各区域各部门行政审批和办事服务统一上网和统一接入。建立监督投诉通道,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诉求直达顶层管理部门。
三方面推进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发展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2025-07-11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2025-07-11
- 优化大学生数智素养培养生态2025-06-17
- 理论宣讲加文艺展示 大学生创意讲述青春信仰2025-05-26
- 加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引领2025-05-15
- 携手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更多硕果2025-05-13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首轮联合宣讲在北京大学举行2025-04-17
- 圆满收官!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首轮联合宣讲取得良好成效2025-04-17
- 京津冀观察: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2025-04-06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研发搭配场景、构建服务平台,京津冀携手迎新十年2025-04-01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 第41个教师节丨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演艺新空间”赋能 “演艺之都”建设迈上新台阶
- 网络安全高水平,守护高质量发展
- 7万亿元体育产业目标,精准把握“体育+”融合基因
- 投资中国,以开放之力共创美好未来
- 金秋消费季: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 北京文化新场景的“破圈密码”:古都肌理邂逅现代消费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数智赋能千行百业
- 【党员课堂】左鹏: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及贯彻落实
精选视频
民生保障:编织共同富裕的安全网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现代化与伟大复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艰苦卓绝: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
铭记历史:从抗战记忆中汲取前行智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