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政治品格(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政治品格(2)

摘要: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彰显出特有的理论风格和执政风格。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的态度,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

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彰显出特有的理论风格和执政风格。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的态度,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习主席对党、国家和军队各个领域的问题,始终毫不避讳、毫不掩盖。他反复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在反腐倡廉上,他鲜明指出,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在从严治党上,他突出强调,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在国家安全上,他多次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强调我军必须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上,他鲜明指出,我军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他亲自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深刻剖析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带领全军寻根溯源、整体重塑。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的态度,反映了坚强无比的勇气和高度自信的力量。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才能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从最坏处做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迎着问题来,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倒逼、问题归零,才能激发出本能的力量,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出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历史思维。这种历史思维,始终表现出坚定的历史自信。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历史自信,源自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感情、对中国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深刻把握、对当代中国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的准确定位,体现了习主席领航中国、推动复兴的坚强决心。这种历史思维,始终表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习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老师和清醒剂;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是习主席极力倡导的作风,也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所表现出的政治品格。这种思想作风,突出表现为正确的政绩观。习主席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干下去;GDP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做铺垫也是政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这种思想作风,突出表现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习主席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为政之要、从政之本;再好的行动纲领、再美的宏伟蓝图,不落地、不落实,都一钱不值;抓落实是当前极为重要、极为紧要的一件大事。这种思想作风,突出表现为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习主席强调,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今天喊这个口号,明天换那个口号,这不叫新思想,而叫不稳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这些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干事创业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的是一种极端负责的精神,是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牢牢坚持的重要原则。

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既与党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又注重把握时代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的新期待,推动思想观念大突破,指导改革实践大跃升。习主席深刻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些重大思想观点,充分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勇气。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逻辑关系,激励我们不断创新创造,实现超越发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