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转折阶段 (2)

长征转折阶段 (2)

摘要:中共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致电各军团首长,指出“我再西进不利,决东渡,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发展的严重紧急关头”,“渡河迟缓或阻碍渡河的困难不能克服,都会给野战军最大危险”。

2月28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冲破五次“围剿”的总结》大纲。 

3月11日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 

当年红军与黔军激战的地点之一——娄山关

3月20日 中共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致电各军团首长,指出“我再西进不利,决东渡,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发展的严重紧急关头”,“渡河迟缓或阻碍渡河的困难不能克服,都会给野战军最大危险”。 

3月21日至22日 中央红军由二郎摊、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至桐摔以西东皇殿一带。 

3月27日至31日 中央红军主力于27日从枫香坝至鸭溪之间,突破敌军封锁线,到达大庙场,分两路前进,至翁黄水会台,直指乌江北岸。28日红军先头在手扒岩突破乌江天险。29日至31日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进抵息烽附近。 

3月28日至4月21日 张国焘擅自放弃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样,红四方面军从渡过嘉陵江以后,便开始了长征。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辖第四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三军,全军总计十个师二十个团,连同妇女独立师、机关学校等共约八万余人。 

4月5日 中央红军一部佯作东进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台,由紫江(今开阳)以南地区快速东进,向瓮安、黄平进攻。 

4月7日 中央红军主力乘国民党军主力被调至乌江北岸,向贵阳方向前进。是日,军委主席朱德电示:“我野战军决以遭遇敌人佯攻贵阳、龙里姿势,从贵阳、龙里中间向南急进,以便迅速占领定番”。 

欢迎红军会师的彩门

4月9日 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间突破湘黔公路,并在贵阳附近之黄泥哨,与驰援贵阳的滇军孙渡部遭遇。滇军纵队司令官孙渡乘坐的汽车,遭到红军袭击,死伤卫士四名,贵阳震动,蒋介石急电各路救援。 

4月上旬 项英、陈毅在大庾长岭召开干部会议,确定了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斗争方针。并将赣粤边划分为油山、北山、信康赣、南山和上犹祟义等五个区,将突围的一千三百余人分为五个游击大队,分散在各区游击,并以油山为中心建立秘密的交通网。 

4月上旬 红二、六军团收到遵义会议决议,向团以上干部传达。 

4月12日 红二、六军团退出塔卧、龙家寨根据地,向北转移。13日在陈家河渡口一战,消灭国民党第五个八师陈耀汉部一七二旅,击毙旅长李延岭。14日桃子溪一战、又歼敌五十八师师部和一七四旅,师长陈耀汉仅以身免。16日红军乘胜收复桑植县城。 

4月13日 红九军团到达织金县的猫场,当晚在猫场宿营。因疏于警戒,14日晨遭到黔军一个师的袭击、战至下午三时,方才摆脱敌人,脱离险境。是役全军团伤亡二四万人,损失部分枪支武器。 

4月25日 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分兵三路西进。 

4月26日 国民党第二路军薛岳总部电告所部:红军主力经曲靖寻甸元谋西进,“图渡金沙江”,罗炳辉部(红九军团)“掩护其右后侧”。 

4月28日 蒋介石急电龙云将金沙江巧家至元谋一段之船舶及一切可渡河材料全部毁灭,以防红军渡江。 

5月2日 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到达团街。是日召开干部会议,博古报告渡金沙江的决定。中央红军主力按中央军委部署分三路抢渡金沙江:红一军团经武定、元谋,抢占元谋以北的龙街渡;红三军团经寻甸、团街,抢占洪门渡;军委干部团经禄劝抢占绞平渡(后称绞车渡)。红五军团殿后掩护。 

5月3日至9日 5月3日军委干部团在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下占领绞平渡,并伤渡成功,川军江防大队不战而溃。红三军团在洪门渡渡过一个团、但水流太急,不便续渡。红一军团在龙街渡架设浮桥,但江面太宽,敌机轰炸骚扰,架桥未成。为迷惑敌人。仍在龙街被佯作架桥渡江姿态。当敌军向元谋奔集时,红一、三军团急奔绞平渡。在当地船工支援下,利用六只渡船,时至5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在绞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的决定性胜利。5月7日,红九军团在完成了牵制掩护任务后,在会泽(东川)以西的树节渡过了金沙江,并按中央军委指示,在江边向巧家一线警戒。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