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广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2)

奚广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2)

产生于500年前欧洲的社会主义,表达了那时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实践土壤并取得伟大成就,其重要一点,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理念的基因。中国人早在2600年前就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理想,追求小康社会、大同世界。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承继中华民族这种文化精神和思想基因,又把马克思主义树立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体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鼓舞和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突破苏联的教条化思维和僵化社会模式,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路子,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等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创造了诸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和实践,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等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制度和理论创新就源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认识国情,总结经验,既从中华文明积累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社会思想智慧与辩证发展思维获取滋润和营养,又汲取世界文明的积极成果,从而大胆探索并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实践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华历史文明的丰富精神成果和思想智慧为滋养,这是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根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不研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够深刻理解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就不能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坚定自信和历史定力。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懂得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文明的历史都应当给以总结,并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5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中国和世界发展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造。虽然走过弯路,但是我们从挫折中学习,取得了丰富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阐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确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我们党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切实落实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这就极大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焕发了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勇气和智慧,充分彰显了以民为本这个思想理念的威力与活力。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与当代发展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倡导人文精神,推进以文化人,去引领权力和财富的走向。儒家文化主张君子喻于义,倡导以义取利、义利相兼精神,为农耕时代我国商品经济正常运行起了促进作用。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缺乏道德的市场,难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提出了发扬人文精神,开展以文化人,提升市场主体经济人、企业和政府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变革世界经济治理的新思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