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特性(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特性(4)

优越的文化吸引力:彰显世界影响力

习近平同志有关文化自信的论述不仅表现在中华文化因其自身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为解决当代世界面临的相关难题提供新思考新路径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我国对待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蕴藏解决当代世界难题的智慧。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政治无能,经济落后,但它的文化与我们不相上下,其中有些是世界所急需的”。尤其是在世界平面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更加凸显。事实上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能够为人类难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启示。比如关于“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可以为独裁专制、称霸世界的行径提供反思的机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可以为各民族和谐发展同时又各具民族特色提供依据,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关于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规律的法则,可以为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提供方法,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可以为世界科技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推动社会的创新与发展等等。

谋求中华文化发展的全球视角。中华文化具备优越的文化吸引力,不仅仅是由于其自身所拥有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谋求文化全球视角,不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增添新力量、开辟新路径。这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发展中华文化,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强中华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协调性。同时还应重视中华文化有效传播、发展的形式与手段。人民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成果的享用者。只有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并且充分保障人们文化参与的广泛性,才能使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创新成果获得人民的认可,更好地传播出去。在这种全新的观念指导下,我国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从多个层面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已然成为国际文化大舞台上的亮丽风景线。“欢乐春节”活动自2010年举办以来,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据统计,“2014年世界各国近1000位国家元首和各级政要出席活动,吸引7000多万海外各阶层民众和华人华侨的热情参与,辐射人群逾亿”。欢乐春节日益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靓丽品牌”,同时也成为国外人民了解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我国还注重以中国文化年、文化节为契机,推进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为增强文化影响力提供良好契机。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举办各项世界级的比赛、展览等成为现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更是成为展示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社会风貌的重要平台。当今,对外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出版业走出国门,中国图书在世界众多国家出版畅销。中医、武术等中国国粹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眼球,在国外得到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更为与沿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依托。与周边国家文化对话机会的增多,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文化的辐射范围。我国谋求文化发展的全球性战略目光,使得中华文化的辐射力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特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3]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N].人民日报,2015-10-15(01).

(作者简介: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吕璇,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