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松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7)

(三)人民至上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1.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

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有以下几条。

第一,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党就必须坚持这一根本宗旨。

第二,人民至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执政党,就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三,人民至上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

第四,人民至上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这就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五,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毫不含糊地坚持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毛泽东坚持人民至上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表明,“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始终把是否关心群众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衡量党的干部工作的一把尺子。

毛泽东坚持人民至上的举措如下。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建设新生政权的根本。毛泽东同志说,蒋介石的民国名不副实,我们要建立人民的共和国,国家机器都要以人民的名义命名。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公安、人民司法等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第二,用宪法来规定人民政权的性质,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毛泽东在协商建国制定的《共同纲领》中明确写道,“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1954年,第一部《宪法》在《序言》中明确了国体——“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坚持提拔大批的工农干部进入权力机关。

第四,引导知识分子走工农结合的光辉道路为保证红色政权不变质,特别要改造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而这个改造的核心点就是让他们去学习人民,懂得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献身人民,而这个立场感情的转变,恰恰是干部和知识分子最需要做到的,也是对人民政权为人民的长远保证。

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1939年讲知识青年是否是革命的时候,他已经论证过了。我认为这条道路还是正确的,真正解决了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

3.邓小平坚持人民至上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如下:第一,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最宝贵的力量源泉。他知道,我们的依靠动力在哪,我们的途径在哪。

4.胡锦涛坚持人民至上

胡锦涛同志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之中,提出了许多非常著名的思想,其中包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在坚持人民至上方面:第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民本位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第二,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以人为本的民本位思想在执政理念上的集中体现。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战略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民本位思想在社会理念上的集中体现。

5.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论述和思想

第一,提出来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