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来贺的初心(2)

史来贺的初心(2)

摘要:51年里,史来贺始终严格要求家人、党员干部。史来贺给自己的家人立规矩:不准搞特殊化,不准沾集体的便宜,不准收礼送礼。史来贺给党员干部立规矩:不准搞特殊化,不准谋私利,不准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的免职,搞派性、闹不团结的免职,弄虚作假、争名誉闹地位的免职,对批评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免职,工作敷衍了事的免职。

超越于时代的创客

曾有记者问史来贺:“你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史来贺笑着说:“我平生有三件痛快事:一是下着大雨,光着脊梁淋着雨在地里干活最痛快;二是为刘庄、为集体干成一件事最痛快;三是看到刘庄富了,全国的农民都富起来了,我心里最痛快。”

史来贺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当干部就得‘干’字当头,真心实意给群众造福”,“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

51年里,史来贺既认真贯彻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又敢大胆创新。比如,50、60年代,他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科学种田,实现了粮棉双高产,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70年代,他带领群众探索发展工副业,在村里兴办奶牛场、机械加工厂、造纸厂、淀粉厂等集体企业,使刘庄在全国大多数农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里,早早过上了小康生活。80年代,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村“大包干”浪潮,史来贺从刘庄集体经济基础好、村民生活水平高等实际情况出发,整合资源,走出了一条更高层次的“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改革新路子,创造了独具刘庄特色的“集体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他带领群众建起了生物制药厂,从德国、日本等国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用高新技术推动刘庄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又往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方向发展。

清名铸就点滴间

史来贺说,“共产党员的称号就是奉献,不是索取。当干部不仅要带头苦干,还要过好名利关”,“如果自己吃点亏,让群众都富了,那么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史来贺临终时,对家人说:“我当了一辈子干部,挖地三尺,也不会挖出我收取过群众一分钱的好处”。

他在当村干部期间,一直拿群众的平均工分,上级规定给他的补贴工分,他一个也不要。1956年,他开始拿国家干部工资,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只拿群众收入的平均数;当群众的收入超过他的工资时,他又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村上的补贴。

51年里,史来贺始终严格要求家人、党员干部。史来贺给自己的家人立规矩:不准搞特殊化,不准沾集体的便宜,不准收礼送礼。史来贺给党员干部立规矩:不准搞特殊化,不准谋私利,不准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的免职,搞派性、闹不团结的免职,弄虚作假、争名誉闹地位的免职,对批评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免职,工作敷衍了事的免职。

我们来看看史来贺的资产:一根铁丝上挂满了他和老伴的四季衣物,一张破旧的木床上摆满了他读过的书,他生前给刘庄留下了9亿多的资产,自己却连一个普通的衣柜、书架都没有。

2003年4月,史来贺去世的噩耗传到刘庄,全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4月30日上午,刘庄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白花,全村老少都出来送别老书记。原计划400人的遗体告别仪式,最后来了6000多人。老书记的灵车缓缓行进,村民们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老书记,好人啊……”

信仰是看得见的,史来贺的一生,写满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史来贺身上的精神,凝结着共产党人的血脉;史来贺释放的力量,告诉我们,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坚定如磐。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