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走向(2)

核心提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但是经济增长好转的信号并不明显。中国正处于经济长周期的下行通道。单靠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在明显下降,宏观政策走向将继续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其中,新制度供给最为重要。

二、2016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

2016年国家制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2016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3种可能的走向。第一种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探底,下一步经济增长会出现V字型。第二种是L型,经济增长会在6.7%上下波动。第三种是继续下行。我认为第一种V字型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的可能性会存在。第三种存在的风险也会有。我倾向于在L型和继续下行之间。有以下几个原因:

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缓慢并复杂化。从国际看,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全球经济增长复苏艰难,导致外需在收缩。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需求疲软。所以现在中国向发达经济体的出口都是负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长需求偏弱,通缩在持续。他们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连续增发货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就业等。美国到5月份非农就业增加仅有3.8万人,远远低于预期。日本的经济增长第一季度包括4月份都比较好,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目标。当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连续的扩张性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再看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已经连续5个季度经济处于通缩期负增长,巴西8个季度、非洲1个季度负增长。另外,委内瑞拉、阿根廷、土耳其等经济体也是经济低迷,面临经济滞胀和资本外流的压力。

从近期判断,发达经济体很难较快复苏,新兴经济体要想走出滞胀也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情况下,以下两方面对近期中国外需带来较大影响。

第一,在需求方面,发达经济体的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动能不强,将导致中国出口保持低速增长。欧债危机、政府财政高额赤字,致使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压缩公共需求,这会直接或间接抑制消费。在高失业率压力下,私人消费也不可能大幅度回升。因为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公共需求收缩和私人消费不景气将通过乘数效应影响中国出口。

第二,在供给方面,世界供给市场上出现了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效应。从发达经济体看,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再工业化”,一些高端制造陆续向发达国家回流,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高端产品出口形成挤压和挑战。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近几年来一批中低收入国家正在向中国学习,利用本国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和汇率等低成本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与中国一样的工业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对中国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挤出和替代效应。如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甚至拉丁美洲国家等,都在兴建产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大规模生产服装、鞋帽、家电、家居、电子玩具等,在世界市场上同中国形成正面竞争关系。在外需增长不明显甚至出现下滑时,供给又被替代,这就导致中国的外部需求不可能出现高增长。目前,中国贸易进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7%左右,对外贸易领域吸纳就业约8000万人,外商投资企业就业规模达到4500万人左右。国际形势变化和波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国内经济增长在周期性下行和结构转型两大因素下,有下行的压力。按照经济学理论,一个经济体有三个周期,长周期是5-60年,先上升后下降,大约前30年上升,后30年下降。中周期是9-12年,前4、5年上升,后4、5年下降。短周期是48个月,4年左右。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长周期的从上升到下降的下降通道。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高增长,今后30年中国应该会进入下行通道。这是一个全世界的普遍规律。一个经济体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增长必然要经历从高到低的过程中,现在的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意大利、英国都是这样。从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迈进的时候,经济增长都是到一定时候开始下降,这个时间点一般是到达中上等收入以后。目前,我们正处于从过去的低收入迈向中上等收入的阶段。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概是222美元,到2015年人均GDP已经达到792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们是典型的中上等收入国家。从经济增长看,从200多美元升到8000多美的时候肯定是高增长,今后从8000多美元向10000美元、20000美元迈进的时候,经济增长必然要下降,这是历史规律。下降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总量变化。由于经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现阶段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物质财富是过去的好几倍,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要比在低收入阶段大得多。2000年和2015年相比,2015年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的消耗相当于2000年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的消耗。

第二,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开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是需求结构转换,从投资转向消费,经济增长自然要下降。投资是少数人决策,短期见效快,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消费是人人决策,短期见效慢,渐进式见效。为什么不大幅度增加投资呢?投资到了中上等收入阶段以后,会发生两个变化,投资空间会变小,投资的边际效益会下降。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20世纪90年代,投资1元钱带来的GDP也是1元钱。但是到2015年,投资1元钱带来的GDP只有0.5元。边际效益下降的原因就是好投的空间都没了,剩下的全是难投的,全是需要技术含量、投资比较多的地方。

二是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也意味着经济增长要下降。过去重化工业打头的时候,每建设一个钢铁、水泥、电解铝的工厂,带动的GDP增长都非常快。到中上等收入阶段以后,产业结构就会从重化工业转向高技术、低排放、高附加价值、环保的绿色产业。这种制造业跟重化工业相比,难度更大,对环境的要求也更严格。举个例子,办一个水泥厂跟办一个发动机厂哪个容易哪个难?办一个钢铁厂跟一个大型集成电路厂哪个难哪个容易?肯定是水泥厂、钢铁厂更容易,而发动机厂、大型集成电路厂要难。

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以后,服务业的比重要提高,尤其是跟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相关的服务产业会增加。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要比重化工业增长速度要慢。一个城市需要消费品市场,比如商店、理发店、餐馆,这些建设的规模比较小,固定资产也比较少,消费形式也是渐进式的,所以带来的GDP也比较少。

从周期看,中国处于长周期的下行通道。从10.0%左右下降到7.0%左右,下一步会向5%左右、3%点左右迈进。中国今后要想迈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可能维持在5%、6%,肯定会降到发达国家的3%左右。现在看欧洲、日本还不到2%,美国也是在2%左右。所以说一个经济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经济增长一般在3%就不错了。

从需求和供给看。先看需求,在长期趋势下,投资和消费都在下降,投资下降得快,消费下降得慢。投资增长2010年是23.8%,2015年是9.8%,下降了1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2010年是18.3%,到2015年10.7%,下降了7.6个百分点。2016年1-6月份,投资增长9.0%,消费增长10.3%。从近期看的话,投资还是在下降,消费增长了一点,6月份是10.6%。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所以投资上升拉动经济增长比较明显,消费微弱上升拉动增长不明显。目前恰恰是投资在下降,没有回升迹象,而消费在微弱回升。

今后一段时间,想让消费突然大幅回升很难。要增加消费有两个制约因素:第一,收入不可能突然大增。第二,国家的分配体制不可能在近期马上完成改革。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去产能、去库存可能会影响就业,就业减少,收入就会下降,消费也上不去。所以在此情况下,消费要想大幅度增加拉动经济增长,我觉得难度比较大。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