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主持人

张记合

话题嘉宾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顾  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张爱军: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孙成尧:浙江省委党校研究人员

当前,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焦点

主持人:当前,关于改革的舆论很多,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改革舆论场”。那么,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其途径主要有哪些?

孙成尧: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也有的学者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舆论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舆论主体、客体及意见本身,还包括舆论的数量、强烈程度,舆论的韧性,舆论的功能表现以及舆论的质量等等。韧性是舆论的一大特征。所谓舆论的韧性就是舆论的持续性,它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

主持人:什么是舆论场?“改革舆论场”如何形成?

孙成尧:目前,关于舆论场的区分较为多元。有学者以载体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有以传播介质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有以支撑群体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以时序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旧舆论场和新舆论场。也有学者以具体舆论场为对象,提出网上政治舆论场概念,并将其分为意见场、关系场和思维场。

当下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焦点。近几年出现了“改革舆论场”的用语。有学者将“改革舆论场”概括为一定区域内的高密度人群,由于受到政治、经济、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在多种媒介的推动下,就有关改革的话题进行高频率讨论所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在“场”的作用下,同一空间的个人所发表的关于改革的意见,经过引导、交流、协调等,比在普通环境中更容易形成“改革舆论场”,并能迅速传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