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5)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5)

个案事件背后的舆论会推动改革

主持人:近些年,社会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和自媒体不断发酵和扩散,以点带动面,辐射全国,其影响巨大,有些事件甚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改革。这些个案是如何影响改革实践的?

张爱军:从逻辑和事实上说,个案与体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博弈的。但是在网络时代就完全不同,量会转化为质,个案会转化为普案,特殊性会转化为普遍性。原子化的个案会通过自媒体形成蝴蝶效应式的舆论,从而推动由宏观改革变为微观改革,由激进性改革变为渐进性改革。

这种渐进改革往往是由个案形成的社会舆论推动的,进而逐渐影响改革的局部,甚至影响全局。一个生态维权事件,一个环境破坏引发的保护环境事件,一个刑讯逼供事件,甚至一个官员在不恰当场合的微笑,一个官员说的不恰当的话,都会成为网络舆论的引爆点,进而成为舆论,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制度的微调与改革。当然,事件自身不会推动改革,事件背后的观念大讨论才会推动改革。一个事件就是一个观念的反思,一个观念的反思如果具备了合理性、正当性,时机又合适,那么改革就不可避免。

孙成尧:其实,不少网络舆情事件,背后都是社会大众的情绪沉淀所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但却倒逼着社会改革。如“孙志刚案”,推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及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重庆最牛钉子户唐福珍因拆迁被逼“自焚”事件,引发民众对拆迁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关注,间接推动我国《物权法》的出台;“湖北佘祥林案”、“张高平叔侄杀人案”等,随后的网络舆论推动了司法改革;河南“开胸验肺”事件,推动了卫生部新《尘肺病诊断标准》的发布与实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