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文化经典与基础教育(2)

鲍鹏山:文化经典与基础教育(2)

文化经典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一个价值度坐标,使我们的人生有理有据,从而能够安身立命。

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育资源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的价值,在于,它们是三种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

就知识体系而言,以《论语》为例,第一篇《学而》,16则,不足500字,仅就文化历史知识而言,就能了解:

历史人物,如有子、曾子、子贡、子夏……

历史名称,如邦、国、君;

文化典籍,如《诗经》;

文化概念,如礼、仁、信、孝悌、忠、君子、小人、先王……

称谓知识,如姓、名、字、号、谥……

如此密集而有价值的知识量,是一般文本所不具备的。

不足500字,涉及很多价值判断: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好的社会?实际上,文化经典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一个价值坐标,使我们的人生有理有据,从而能够安身立命。

更重要的是文化体系。受教育者通过本民族文化经典获得价值观,会认同中国文化。文化认同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非常重要:作为个人,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精神归属;作为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凝聚力,便没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可识别性的文明符号,便没有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独特贡献。

假如教育没有了道德人格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会培养出急功近利的功利人格。

我以为,基于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实现路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可以全国统一编写,这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教育的基本使命之一。

而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以下三个要求。第一,必须体现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第二,必须是最经典的汉语文字,以此培养纯正、良好的语感,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造力。第三,总量适中,能在义务教育的9年之内,让受教育者打下根基,获得相应的素质。

现代基础教育不以培养大师为目标;但是,如果基础教育彻底断绝了大师出现的可能性,这种教育是可怕的。因为这种教育会使一个民族成为侏儒之群。

现代基础教育不以培养精英为旨归,但是,如果基础教育不能为精英的成长奠定文化基础,这种教育是可悲的。因为这种教育会使一个民族成为奴隶之邦。

现代基础教育不以杰出个人为培养目标,但是,假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掐灭了受教育者“成就杰出”的理想,这样的教育是残忍的。因为它会使一个民族沦为平庸之辈。

现代基础教育不以培养道德人格为全部,但是,假如教育没有了道德人格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会培训出急功近利的功利人格,这样的教育是庸俗的。因为它会使一个民族成为小人之薮。

(作者系上海市开放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