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昱: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重视用户导向(2)

胡昱: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重视用户导向(2)

用户导向释放出制造业精准化市场的活力

传统大规模生产模式导致市场与消费需求脱节,无效供给大增。一是在生产制造环节,传统制造模式的价值主张以商业资源稀缺为前提条件,企业主导控制权,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能力是评价企业强弱的标准,价值创造就是“一次生产百万件”的形式,导致大众消费低价值规模化产品的经济地位,生产者以产定销,这种先生产后销售,先投资(重资产)后经营的方式的模仿和累积,将导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财务亏损。二是在市场销售环节,商家为卖出滞销品投入巨额广告费,正面引导或者负面影响客户的购买行为,这种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是轰炸式灌输,而用户没有产品验证的渠道,或者产品体验信息无从由与本身情况相近的社群中获得。同时,传统生产模式还会“压榨”产业链后端的供应或赊账,往往导致供应商偷工减料,进而造成企业陷入成本高、品质劣、利润低,甚至亏损的困境,有的更是陷入诚信危机,这是当今部分企业陷入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产品市场进入了用户主权时代,用户的话语权伴随着产品信息的公开、透明、易得而不断增强。同时信息来源开放,用户的产品选择权得到保障,随着大数据技术进入市场分析领域,用户可以通过专业大数据分析机构,无偿或有偿取得专业性产品的性能功能、使用效果、社会评价的市场信息。由于产品信息传输是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加速双向互动的,产品体验中双方不断沟通反馈信息,用户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产品和企业,也使得企业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真正拥有了践行“用户为上帝理念”的手段,伴随产品用户群的细分,达到企业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精准化。

用户导向释放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推动力

目前,制造业中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正在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方式转型。大规模定制产品,每一份订单、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不同,如果按照传统的制造方式,将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中,企业对产品保持单一、标准化来稳定大量生产供给,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而要实现个性化定制则要损失效率,在成本与效率的矛盾中只能取其一,即规模经济使企业产品保持低价位和大批量生产过程带来成本优势。

而通过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与用户直接联系,再加上智能制造设备(智能生产线)的投入使用,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的并行创新。大规模定制不仅能够实现大批量标准化的低成本,而且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产品的较短生产周期,解决成本与效率相互矛盾的问题,形成以用户订单为核心的市场信息神经中枢,推动企业的柔性生产,缩短用户需求到用户供给的时间成本;互联网支持下的用户先下订单,企业接单后生产,减少中间品和产成品库存,降低了物流交易成本,这是大规模定制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

用户导向促进了产品生命周期、交货期的同步缩短。产品周期和交货期缩短关系到产品创新速度和用户良好体验。在大多数客户需要较短交货时间的市场环境中,在价格和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互联网大数据的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在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支持下,产品以直接递送到客户手中的方式,缩短了交货期,使得产品周期可以大为缩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