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长征之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意义 (4)

陈晋:长征之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意义 (4)

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自觉自信逐渐沉淀为后人奋斗的一种永远参照

三、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高地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为什么这样讲?他的解释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这里说的还只是中央红军的行程。如果再加上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加上三过草地,两爬雪山这样一些壮举,确实在历史上难以找到如此壮烈的行程。

如此壮烈的行程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后人在惊叹之余免不了要追问和思考:当时身陷绝境的人们,靠什么演绎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故事?靠什么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历史奇迹?靠什么凝聚起无限的能量,使自己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散的钢铁洪流?这是历史的追问,也是精神的追问,还是文化的追问。

追问的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在1996年第一次完整概括的长征精神,其内容包括: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内容,有知有行,知行合一;有魂有体,魂体相依。从根本上说,长征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创造的精神高地有很多,比如长征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后的延安精神。它们丰富延展,构成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精神峰脉,每一座精神高地都有其独特的风景。

体会长征精神高地的风景,不能不着眼于在挫折面前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在长征前以及长征初期的大挫折面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看清楚自己奋斗牺牲的前途,甚至可以说多数人并不明白前景究竟如何;否则,便没有“出路在何方”的普遍疑问了。但即使这样,队伍虽然越来越少,却从来没有出现散掉队伍的问题,没有出现是不是应该继续往前走的疑问。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失败主义倾向?根本原因是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在最困难的岁月里,抒写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真正含义。

体会长征精神高地的风景,不能不着眼于顽强坚韧的意志力和奋发踔厉的革命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创造了后人几乎是无可复制的生命高度,以致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部电视片的题目就叫《长征——生命的歌》。不少事情,或许只能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中才可能出现。比如,一天奔袭120里路去抢夺泸定桥,沿途还要打些小仗,今天的人们即使走在平坦的路上,也难完成这样的任务。有两个英国青年试过,没有成功。没有特殊的意志和信念,是不可能复制出长征经历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只要到了逆境,到了有生命危险的程度,就一定会产生像长征精神这样的能量。事实上,这是说不通的。人类历史上无数战争、无数危机都有失败的一方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但失败一方并不一定都能够表现得像长征那样的英勇,并不一定能创造出长征那样的奇迹。在解放战争中,不断遭受失败的国民党军队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精神风景呢?兵败如山倒!毛泽东说过:“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五十天没有饭吃,吃树皮,这只有共产党能做到,别人是做不到的。”

体会长征精神高地的风景,不能不着眼于顾全大局的团结和步调一致的纪律所形成的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爆发力和战斗力。在长征途中,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更不用说遵义会议,党内领导的争论,不绝于耳。但是,他们的争论,无不是为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没有掺杂个人的私利;他们的争论,无不是为了形成共识,寻找步调一致的基础;他们的争论,无不是在有了共识后,团结配合,一心一意,不打折扣地执行党的决议。从宏观上讲,南方各个苏区的红军先后在1934年至1936年开始了迁徙和转移,但各路红军的长征从来不是孤立的,他们总是围绕着总的战略意图,实行密切的战略协同和配合。从微观上讲,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绿劝县境内的皎平渡口过金沙江时,只有六条木船,一次只能渡过100人左右。渡江部队按每次的测算人数到达河滩等候,再按序列上船。即使是军团长、师长也要听从渡江工作人员的指挥。整整九天九夜,没有一次事故发生,没有掉下一人一马,三万大军就靠着六只小船到达了对岸。这是什么?这就是纪律。开国少将邓仕俊在长征中负伤后,抬他行军的四个担架员先后累死了三个,他让最后一个担架员自己先走,但这位担架员坚决不肯,两个人硬是赶上了部队。这叫什么?这叫生死与共。千百个这样的故事汇合成长征精神的洪流,形成了红军拖不垮、打不散的强大凝聚力。千千万万不怕死的英雄抱成一团,英雄就不再是个体,而成为一个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战斗群体。对这样的群体,还会有什么力量能够打败他们?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体会长征精神高地的风景,不能不着眼于那上面长满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自信之花。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创作的9首诗词,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自信的艺术呈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凡此等等,何等豪迈!红军走一路写一路,留下了大量标语、传单、布告,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政策。各部红军沿途不停地编辑出版了大量油印报刊,诸如红军总政治部的《红星》报、红四方面军的《红色战场》报、红一军团的《战士》报等。长征中的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唱歌、打快板、跳舞、画画(最有名的是黄镇和廖承志的画)、记日记(最有名的是伍云甫、陈伯钧、关向应的日记),甚至编演话剧(如《红军来了》《干人的心》),朱德在遵义还参加了一场红军举行的篮球比赛。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长征途中这些奇特的文化现象,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创造历史的时候,同时在自觉地记录历史,多彩地呈现历史,彰显的是一种文化自信。

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自信和文化自信,这种自信逐渐沉淀为后人奋斗的一个永远参照。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常常从这个角度谈到长征。比如,他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总之,“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在过草地的时候,没有棚子都可以住,现在有棚子为什么不可以住?”

长征胜利80年了。80年的时光湮隐了许多事情,但长征之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意义,却历久弥显。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思想自觉,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坚定走中国道路的思想基础;长征途中的组织成熟,启示我们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长征途中的精神高地,应该融入和体现为我们走向未来的蓬勃朝气,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学术会议上的主题报告编辑,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