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设计消费增长,提高人们生产生活品质
从一些人在国外抢购马桶盖、批量买菜刀可以看出,人性化的设计、精细和品质化的生活已经成为不少群众的需要,这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直接动力。“在物质紧缺时代,大批量的、同质化的产品就可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将成为主流。”宋慰祖说。那如何促进培育设计消费市场、培育小康型生活品质?又如何引领供给提档升级,以消费品的不断优化对接社会需要?
今年,设计周设计之旅的设计消费商圈板块将许多设计师的手作物件和设计产品带进了嘉里中心、颐堤港、太古里等北京一线商圈,让设计消费走进大众视野。许多设计师的品牌还处于初创期,大部分从未进入过一线商圈进行展示或销售,此次活动中,设计师不但向公众展示设计作品,更吸引顾客体验设计过程,互相碰撞思路和想法,从而吸引顾客进行设计消费。
在引导设计贴近产业所需、生活所需方面,设计周通过与北京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密切结合,联合家居、时尚、科技、文博、珠宝、电商平台等行业和大型实体零售机构,开展“设计+”设计提升和设计产品推广营销活动,促成设计与相关产业的充分融合。以设计手段实现消费品的增品种、提品质、塑品牌,培养社会对创意和设计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让设计周真正成为服务社会、形成设计消费市场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
电商也渴望优化商品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本届设计周首次尝试在互联网上与阿里集团合作设置网络设计周分会场,将各分会场的优秀项目和产品通过电商、在线拍卖、网络直播、在线众筹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专家表示,利用网络平台,不仅能将设计产品精准推送给网友,更提高了电商销售商品的品质,此外,也能直接将精美的手作工艺和设计直接传递到海外,成为对外贸易的一种方式。
据了解,设计周期间,各分会场将集中举办展览、论坛、讲座、工作坊、互动体验、市集等活动500余场次,为公众创造近距离、全方位感受设计、体验设计、消费设计的机会。
设计消费是有附加值的消费。设计周希望影响更多的人从提高生产、生活的品质需求入手,将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以此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同时,倒逼供给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工匠精神的深入,并引导和催生更多新型业态,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成为蓄积和增强实体经济发展能量的强大引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