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 从心开始 从行实践(2)

从严治党 从心开始 从行实践(2)

摘要: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二、“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在于“意之动”

知与行的关系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知行合一”,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中华民族向来倡导“言为心声、知行合一”。所谓“言为心声”即一个人所言所行就是他所思所想的外在流露,那么“行为意动”就是他的所思所想的直观表现,所以说“言”和“行”的一切根源都在于“心”,“心”的意动可以掩饰一时,但掩饰不了一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对“初心”的认识,至少应包含这样三个维度:一是党性,就是加入党组织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使命担当和行为准则,做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二是德性,就是通过党组织和成长环境教育所培养形成的对党忠诚、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事的品性及社会的公共行为准则,比如尊长爱幼、文明礼仪、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等良好品德。三是人性,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善念,比如人出生就具有的亲情、慈悲、怜悯、仁义、正义等品格。作为共产党员,人性、德性、党性是不可分割的,是通过党组织长期教育和自身不断修炼形成的。

“知行合一”是一个有机整体,由“知、意、行”三个部分组成:“知”是心的本体,指人的道德良知,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和修身正己不断加以强化;“意”是心的活动,是对“知”的思考理解和主观能动;“行”是心的表现,是通过“意”的作用形成行为实践。其中,“意”原为动词,解释为“心之所发”带动的意念。“意”是“知”与“行”之间联系传导的中枢与纽带。《礼记·大学》中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在拥有渊博知识、了解事物原理的基础上,只有通过端正意念,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之动”受认知水平、外部环境、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后,会作用于行动。可见,知并不等于行,追根溯源首先要关注“意”的作用,不仅在纯粹的意识活动中要好善恶恶,而且要在行动意向中保持定力,唯有这样才能确保“知行合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