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立木取信(2)

摘要: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21岁的儿子渠梁(秦孝公)即位。秦孝公广揽人才,下诏求贤。就在这时,一个叫做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的人,从魏国来到秦国。商鞅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得与孝公三次相见,终于以“霸道”强国之术说动孝公,受到孝公的重用,实行变法。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商鞅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立木取信”讲的就是有关商鞅变法的故事,“立木取信”也可以看作是商鞅变法的起点和奠基石。

就在这时,有个叫做卫鞅的人,从魏国来到秦国。卫鞅又叫公孙鞅,原是卫国贵族子弟,从小就好“刑名之学”,曾受过法家李悝、吴起的影响。当他还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叔痤(《史记·商君列传》作“公叔座”)为中庶子时,公叔痤见他很有才能,临死前,魏惠王曾去探问公叔痤,看到公叔痤病入膏肓,于是极为心痛地说:“公叔病重,若有不讳,国家社稷怎么办啊?”公叔痤乘机把公孙鞅推荐给魏惠王,希望魏惠王把军国大事交给公孙鞅。并说:如果不用他,就务必把他杀掉,不能让他离开魏国。对于老臣弥留之际的一番话,魏惠王没有听进去。他不但没有任用卫鞅,反而讥笑公叔痤荒唐可笑。《战国策》卷22《魏策一》“魏公叔痤病”章记载:“(魏惠王)看望完公叔痤后,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魏王离去后,也许是公叔痤于心不忍,他把卫鞅叫到身边,告诉了他对魏王进谏的一番话,并对卫鞅说,你赶快离开魏国吧,否则会被魏王所擒。卫鞅非常聪明,他安慰公叔痤说,魏王不会因您的一番话而重用我,同样也不会因您的一番话而杀掉我,放心吧。他没有离去,一直守到公叔痤辞世。公叔痤死后,卫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就来到了秦国。

卫鞅到秦国后,先住在孝公的亲信景监家里,并通过景监的关系得与秦孝公三次相见,终于以“霸道”强国之术说动孝公,受到孝公的重用,实行变法。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卫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卫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两金子的重赏。这时,卫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这就是“立木取信”的来由。“立木取信”也可以看作是商鞅变法的起点和奠基石。历史上常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如何才得民心呢?其实就是言而有信。当一个政权始终能做到言而有信,但凡对黎民百姓承诺了的事情,一定要如期、保质兑现,自然就能赢得百姓的拥戴。

卫鞅变法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公布的。主要内容有:

(1)编定户籍,实行“连坐”。(2)奖励军功,严禁私斗。(3)废除旧有的世卿世禄制,重新确定爵位和等级。(4)鼓励个体小家庭经济,发展农业生产。

新法公布后,国都很多人议论,一些旧贵族也不满意,其中太子明知故犯。卫鞅认为,新法之所以贯彻有困难,主要就是这些自恃位高势大以力别人不敢动的大贵族们不遵守。为此,卫鞅决定依法处理太子。但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脸上刺字的刑罚)其师公孙贾。”从此后,再也没谁敢不遵守新法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