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专家学者畅谈农业经济发展(2)

3位专家学者畅谈农业经济发展(2)

保障农民收入与市场化改革并重

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主持人: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比较剧烈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和PPI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汉权: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同比涨幅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较大,三季度增幅明显下降,只有0.4%,比二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分品种看,三季度小麦、玉米、薯类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4.2%、13.3%和9.1%,生猪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9%,涨幅比二季度回落28.2个百分点。

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传导影响食品价格,进而对CPI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食品价格在我国CPI篮子中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权重,其涨跌在相对程度上决定着CPI的走势。

习银生:受到玉米高库存、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以及新玉米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期随着新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价格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

当前的玉米价格下跌不一定会导致三大主粮价格都会持续低迷。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具有关联性,但是,由于实行不同的政策,当前玉米价格下跌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首先,目前我国对水稻、小麦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玉米价格下跌并不会对水稻、小麦市场产生明显冲击和影响。其次,由于玉米与水稻、小麦存在替代关系,玉米价格下跌可能会相应减少水稻、小麦的饲用消费,对水稻、小麦价格走势有间接影响。第三,玉米实行市场化改革拉开了粮食市场改革的序幕,如果玉米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那么今后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向水稻和小麦延伸,随即会带来小麦和水稻价格的波动。不过,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会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决定价格走势的主要是供求关系和经济周期,如果玉米供求关系改善,宏观经济回暖,玉米价格在市场化以后也可能会出现上涨。

刘长全:玉米价格下跌与猪肉价格上涨是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两个方面问题。就玉米来说,玉米临储政策常态化、长期化的实施,使得玉米收储长期按照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固定价格进行,价格信号在引导农业生产中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最终引起严重的供需脱节和结构性矛盾。玉米价格下跌实际是对政策性资源配置扭曲的纠正。猪肉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周期性下跌后的报复性反弹。自2012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指数出现连续同比下降,自2013年3月开始猪粮比跌破盈亏平衡线,猪粮比在2014年3月至5月的连续7周时间跌破红色警戒线,商品猪生产的亏损范围和头均亏损程度达到近年最高。下行阶段生猪产能的大幅下调最终导致供需缺口和价格反弹。猪肉价格重新进入上涨期以来,利率连续下调及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下降,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