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
落实“做”的关键
榜样是最好的带动,示范是最好的引领。党员作为标杆、示范和形象,需要在全社会凝聚强大的“正能量”。4月28日,成都市“互联网+双报到”暨“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社区启动仪式举行。接下来,在机关、在行业、在农村,“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火热开展起来。
尽管地点不同、领域不同,但干部群众却有一样的感受:“城乡因党员示范更美丽、群众因党员示范更幸福、社会因党员示范更和谐、党员因带头示范更自豪。”我市在全市各地各行业领域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标兵、示范团队、示范单位、示范行业、示范城镇“五级联创”,引导全市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民服务办实事、奋发有为促发展,齐做合格党员、争当示范先锋。
全域推进,分类实施。
农村、社区重点突出党员自我管理、参与基层治理;
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重点突出党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突出党员服务群众、树立形象;
机关事业单位重点突出党员模范履职、志愿服务;
教育行业重点突出党员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其他行业则围绕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效”“做标兵、创佳绩、守纪律”和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优质服务、便捷服务、专业服务”分别确定主题。
科学管理,精准对接。
线上发动、线下活动,推动新媒体阵地与传统服务项目有机结合,实现需求与服务精准高效对接。在线上,我市采取“互联网+双报到”“互联网+志愿服务”等形式,收集需求、分解下沉;线下,建立“党员服务驿站”,开展重大活动专题服务、点亮心愿菜单服务、上门入户结对服务、上街下乡推送服务、热线求助即时服务等,确保党员在示范行动中找到适当位置、有效发挥作用。
同时,我市探索党员志愿服务“思想教育同步,民主评议同步,权利保障同步,纪律约束同步”和“统一注册登记,统一服务理念,统一活动标识,统一行为规范”的“四同步四统一”运行模式,全市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万余支,活跃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各条战线。我市对示范标兵、示范团队等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估命名一批。目前,正对首批830余个市级示范集体和个人进行命名。下一步,将对已命名但示范成效滑坡、示范效应滞后的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摘牌,防止搞突击、“栽盆景”,确保把示范行动做实在、做深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