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省成都市的武侯祠博物馆锦里三国文化体验街区,多幅印着“蜀”字的锦旗映入眼帘,大院中央的兵器架上,刀、枪、戟、斧“武”气十足,咖啡书吧、经典小吃等众多休闲项目汇集,浓浓的“成都味”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体验。谁能想到,这处对游人免费开放的区域,此前曾是一家名为“锦里大院”、提供精品川菜餐饮服务的场所。
涉及整治的32家中高档餐饮(会所)已关停9家,转型和业态调整23家——这是成都市专项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交出的成绩单,也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蓉城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成都市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专项整治,严格执纪问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落实,“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持续好转。2016年上半年,成都市在全省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中指数为85.22,较2012年底上升3.03。
设置“探头”——
驰而不息,严防“节日病”
“临近节日,‘四风’问题易发高发,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监管,切实落实好主体责任,确保节日风清气正。”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夕,金牛区检查组成员对西华街道班子成员开展提醒谈话。
为狠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该区成立由纪委与财政、审计等多个单位参加的检查组,深入辖区15个街道,通过谈话了解、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廉洁过“两节”。
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成华区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政风行风监督员、媒体监督员对各单位、各部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
在都江堰市,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市纪委都强调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相关规定,给党员干部画出红线、底线;先后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编发廉洁过节短信80万余条,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管住嘴、迈好腿、莫伸手,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节日病”的发生。
紧盯节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在成都已成为经常性工作。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实行“四风”问题手机“随手拍”,开通“一键拨号”。在“廉洁成都”网站、微信、微博开通信访举报窗口,创新开展信访举报预约。全面公布节日期间纪律要求和举报方式,对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受理,快速核查,对查实的问题严肃处理。市纪委、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发《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在电视、报刊、网站开设监督专栏,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