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崭新局面。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举旗正名。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突出,用经济学(实际上是西方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种时髦。在历史上,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本来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称谓。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即讲到政治经济学一般特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讲到经济学则一般特指西方经济学。因此,淡化回避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的背后,往往隐藏的是“去政治化”、“去社会化”、“去国家化”、“去马克思主义化”的倾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理论及实践领域的指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举旗正名,开辟道路。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推动下,2016年,政治经济学再次成了流行的话语,成为了主流报刊的热门话题,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课题、报告、论文、著作以及讨论会、研修班、学术论坛和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学习和宣传掀起了一个新的热潮,出现了多年未有过的良好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对于如何科学概括这些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的经济理论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这是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而来的。这种看法虽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二是认为,中国的经济理论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或当代中国经济学。这种看法突出了我国经济理论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但却忽视了它的社会主义属性和普遍意义。三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至多是一种过渡经济学,只有西方经济学才是“科学”,才具有“普适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违反事实的。恩格斯认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的理论范畴或概念术语的提出,为我们科学解答这个重大课题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它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指导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在学理性和系统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和时代化发展迫切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达到的新高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