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局面(2)

张宇: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局面(2)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2016年,学界围绕如何系统化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特别是教材建设有了新进展。其中包括陈伯庚、陈承明、沈开艳等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版);张占斌、周跃辉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版);张宇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此外,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重大原则、体系结构、基本内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生产力纳入研究对象,突出经济发展的主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虽然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目的,但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从中国实践出发进行理论创造,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支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核心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应当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经济制度,二是经济运行,三是经济发展,四是对外开放,等等。

增强问题意识、直面实践中的矛盾。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的问题导向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大现实问题,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直面实践中的矛盾,并注重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有学者提出,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特别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化的深刻变化入手,认识新常态的本质特征。在新常态下谋取新发展,必须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学者提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运动决定了二者的统一,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体现公有制的要求;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有学者提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认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效率性、有效性,这是主要方面;又要看到其调节功能的滞后性、自发性所带来的生产短缺与过剩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不能回归计划经济老路,也不能完全放给市场,而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出战略性、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同时,要打破地方保护,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述理论观点,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6年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为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辉煌时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