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师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富于创新,具有极大的教育引导需求和价值塑造潜力。
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表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本质与历史局限,教育引导高校师生的价值自觉和道德自律,有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决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侵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内在统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前进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难,亟须凝聚强大正能量来感召社会全员,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引导高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正是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开展的。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提升科学文化知识,锻炼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但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教育性质的不同和实践需求的不同,不同社会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性质和类型也迥然相异。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有助于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既要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建设本领,更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