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林:立德塑魂 育人为本(3)

何祥林:立德塑魂 育人为本(3)

坚持协同创新

当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需要协同高校、社区、政府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为此,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队伍、体制、平台等协同创新,加强高等院校及相关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师生群体等之间的深度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先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展,创新是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系统化的协同设计。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参与主体存在目标不一致、缺乏沟通观念等问题,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树立协同创新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目标一致、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观念。

队伍建设是协同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开展,不仅要求各参与主体具有较强的协同创新意识,更需要各参与主体具有战略眼光,整合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研究能力等各项协同创新能力。高校要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必须建设一套运作方式和机制,使各主要参与主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有序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结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最为紧要的在于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协调互动机制与综合评价机制。

良好的协同创新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不仅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还能让各方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平台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