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2)

学习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2)

摘要:今年清明前夕,我再次参观了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纪念馆。仗着居住京城近水楼台,这已是我第三次来此参观了。重要的是崇敬、向往、学习。每次都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观感。

这次我特地选择临近清明节参观,一为祭奠,二为更好地学习先生的文学语言。直入书房,单看门旁前言,就知老舍先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了——“说到北京,总会让人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至真至善的大门。”

是的,老舍先生风趣的语言,不仅幽默,在此基础上那一篇篇与底层百姓心连心的大作、那同情弱者为之呐喊书写的巨著,至今仍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如《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老舍先生一九五一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联主席。他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一年多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评委们仅看到《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开头部分,就觉得这位作家的语言功底与思想了得,获得了最高投票,评委会决定把诺奖授予老舍先生。但当得知他已不在人世很是惋惜。每当想起这段历史,痛失文学巨匠,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痛哉!惜哉!

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艰辛自不必说。那一部部宏伟著作,不仅凝聚着大师的智慧、心血、思想的结晶,更是“千砖万瓦”叠起的啊!语言的堆砌,就像高楼大厦的柱子,缺少了它,也就无从谈起了。老舍先生在《名人自述》中说:“写作有一定的条件,爱清洁秩序的人往往好安静,我就这样。把我放在一个毫无秩序的地方,我实在无法工作。”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