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麟:鸡年说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禽”(4)

摘要:中国的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并且鸡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其驯化时间大概有8000年之久。那么,我们对伴随了人类千年之久的鸡,又有多少了解呢?本报告借鸡年春节来临之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鸡的传说开题,为我们详尽讲述了鸡在中国古人心中的地位、价值及意义。又从中国古人赋予鸡“文、武、勇、信、义”这五种性格中引出了中国古代属鸡名人的性格特征和诸多历史典故。本报告举例丰富、语言生动、结构紧凑,欢迎广大网友走进报告,一睹古人心中“灵禽”——鸡的风采。

据说孟子是孔伋的门人,孔伋是孔子的后人。孟子擅长辩论,有雄辩之才。他所有的辩论理论都发自于他的哲学思考,他的理论主要有三点,一是性善论;二是仁政理想;三是人格构建。

性善论,孟子认为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有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有把握了四心,才能够把握自己善良的本性。每个人都要扩充培养自己的善心,进而发展善性,再进而知天命。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应该反求诸己,求其善心,这是孟子的性善论。仁政思想,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善心,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和政事。这是孟子的仁政理想。所以他认为汤武革命并不是臣弒其君,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就是孟子高超的智慧所在。孟子还认为人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格,只有浩然之气才能培养一个伟大的人格,只有伟大的人格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继承孔子儒家文化的第二大伟人,孟子的思想智慧确实高山仰止,令人难以企及。更重要的是孟子的人格中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好辩。他一生跟很多人辩论过,比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孟子辩论的最大的特点是引君入瓮,我做好一个瓮让你钻进去,我跟你聊的时候擅长打比方,把你慢慢的引进我的陷阱。

孟子第一次见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很不客气的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就是老头子。梁惠王说,老头子,你不远千里到我这儿来,有什么对我们国家有利的事儿吗?孟子一听马上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紧接着开始跟梁惠王侃侃而谈了。孟子说,作为大王,希望有利于国家。作为士大夫希望有利于家庭。作为贫民百姓,希望有利于自己。如果天下人处处都在谈利,你这个国家就危险了。所以,作为大王不应说利,应该说仁义。所有的坏事都是从利开始的,人不能老是想着利。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