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重塑:军事强国绕不过的坎

体系重塑:军事强国绕不过的坎

编者按: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往往是军事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一支军队是否顺应军事革命的重要判断标准。一支军队,如果在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上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展,就可能丧失战略和战争主动权。世界大国重塑军事力量体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预实践”。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是军队组织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决定军队能量的大小及其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内释放能量的形态、规模与效果。军事革命推动军队组织形态的根本性改变,新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形成往往又是军事革命追求的目标和最终的“物化成果”。随着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演变,军队战斗力的高低越来越由质量决定而不是数量,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的新一轮调整,为此,主要军事强国纷纷实施军队转型计划,重塑军事力量体系,抢占未来战争主动权。

顺应战争形态变化——

强化信息主导控制,打造智能物联结构

信息化绝不是孤立的纯技术现象,正在开启人类军事史上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推动着军事认知、战争理念、制度形态、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也必然推动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深层次变革。远程精确打击的出现,使火力和机动力变得容易起来,“发现即摧毁”让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制胜的最重要优势。信息主导成为信息化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基本特点,战争中大量实时指挥、控制部队的功能逐步让渡给信息的主导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达国家正在全力追求智能互联军队结构,强化信息感知、共享、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美俄等国持续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改革,强调每个作战单元都应是网络节点,作战功能可由不同作战单元之间智能组合实现;通过提升信息获取、共享、决策水平,增强作战能量聚合,进而让体系精确释放强大能量。如美军通过构建以“全球信息栅格”为支撑的C4ISKR系统,强力推动以“强化联合作战、增强信息优势、开发先进概念、推动转型落实”为主旨的军事改革,力求在全球率先建成一支机动灵活的信息化军队。美军从发现目标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战果等步骤,1991年海湾战争中需要100分钟,1999年科索沃战争为40分钟,2001年阿富汗战争为20分钟,2003年伊拉克战争仅需10分钟,2011年“海神之矛”行动已近乎实时。

顺应国家战略变化——

积极调结构压规模,着力加强精兵建设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联,脱离国家战略需求的实际,好高骛远超越国家经济实力,不仅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而且损害国家持续强盛的根基,强大军力也不可持续。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各国普遍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战略任务,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打赢大规模战争向应对局部战争、低烈度冲突、区域危机方向转移;纷纷按照“适度”原则,适应本国国际地位,针对国家安全威胁,按战争初期最低限度需要考虑军队总体规模。

美俄等国纷纷压缩军队规模,军队日益精干化。如俄罗斯继承苏联时期提出的“合理够用论”,推动军队从大战动员型军队向常备机动型军队转变,俄军编制员额降为100万。当然,这些国家压缩规模不是目的,精兵才是目的。因此,一方面,积极推进军人职业化,确保现役军人的高素质高能力。如法国已经完全取消实行了近百年的义务兵役制,德国职业与合同军人占部队总员额比例为三分之二。另一方面,以结构调整为牵引,优化军兵种比例。以美国为例,重点加强技术性强和突击力强的军兵种,陆军重点发展陆航、特种作战、网络作战能力;海军重点强化海上封锁、海空一体、依海制陆能力;空军着力提升制空、对地攻击和远程快速机动等作战能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