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内监督的制度重器

强化党内监督的制度重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在全方位上大力推进,强化党内监督,为从严管党治党增添了硬实的砝码。对全党来说,用好《条例》这个党内监督的制度重器,不断提高强化党内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任重而道远

核心要点:

■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弱化党内监督将给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来严重伤害。党执政的长期性决定了自身建设的艰巨性。

■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表现的正是党内监督在贯彻执行上的乏力。

■ 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党内监督弱化和监督主体责任缺失有关。明确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条例》针对不同监督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责任要求。

■ 任何监督都离不开批评,批评是监督的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对党内错误思想、观点、行为勇于批评,对自己言行举止敢于检讨,是坚持党性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自觉进行和接受监督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成果,既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经验,又突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以强化党内监督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加强党内监督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利党内监督之器,布全面从严治党之局,发挥强化党内监督制度重器的作用,对于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党内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创建初期就在严密组织纪律的实践中形成了进行监督的思想。1927年,党的五大建立起以中央监察委员会为专门机构的党内监督机制,标志着党内监督制度化的起点。不断加强党内监督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内监督制度逐渐完善,思想不断丰富,实践获得成效。大力将党内监督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善于将党内监督这个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强化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四自”能力的内在要求。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弱化党内监督将给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来严重伤害。党执政的长期性决定了自身建设的艰巨性。对我们党来说,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内监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考验和风险连绵不断。“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执政实践始终“如履薄冰”,决不能有一丝的思想放松和精神懈怠。

强化党内监督是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一把利剑。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以卓越的成就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戴。但是,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党内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一个时期以来,党内监督不严不实不力,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这些问题表现不一,产生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与党内监督弱化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现象反映强烈。以强化党内监督来解决好党自身的问题,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强化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表现的正是党内监督在贯彻执行上的乏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弱化党内监督就管不好党、治不好党。管党治党从严要严在党内监督上,强化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勇于担当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就必须着力强化党内监督。抓好强化党内监督这个重要基础性工程,就是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

二、强化党内监督的新要求

2003年12月,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我们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对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针对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实践新经验,修订通过《条例》,对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党内监督制度,强化党内监督首先就要从监督领导干部入手。《条例》在总则后面首先规定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然后规定党委(党组)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以监督主体的上下层次规定了加强党内监督的相应职责、任务和方式。这样的内容结构编排,既着重把高级领导干部突出出来,又把党内监督覆盖到全党。其中,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是对试行条例的突破,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关键少数”实践的经验提升。

《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提出加强党内监督的着力点。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必须明确监督谁(对象)、谁来监督(主体)、监督什么(内容)、怎样监督(方法)等问题。《条例》对党内监督主要内容的规定,将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新经验新举措相结合,聚焦解决党内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融入了以遵守党章党规坚定党性立场、以树立“四种意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严明党纪党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以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正确选人用人、坚持廉洁自律和秉公用权、坚决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时代新要求,为加强党内监督指明了着力的方向。

《条例》规定加强党内监督的具体职责,明确监督主体的责任。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党内监督弱化和监督主体责任缺失有关。明确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条例》针对不同监督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责任要求。党的中央组织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党的基层组织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党员担负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履行监督义务的责任。按照《条例》规定,各监督主体勇于担当党内监督的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

《条例》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纪律执行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党的纪律是否严明、党的规矩是否严格,离不开党内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需要以强化党内监督为保证。强化党内监督,就决不允许在党的纪律面前有特权,决不允许纪律执行有例外,决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的存在。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就必须做到领导干部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条例》强调构建党内监督体系。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条例》揭示了“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的党内监督体系建设路径。这对于层层传导党内监督压力,营造全党加强监督的氛围,形成党内监督的合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