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赵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

由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的背景——经济新常态。自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结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速度而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从结构而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动力而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确,对于经济新常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经济增速的明显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主要是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而这也必然会带来动力的转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常态的阐述,实际上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质。

接下来,简单解释一下经济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关于速度的基本判断。我国未来几年依然处于底部调整期,形态大致呈现L型。此轮调整,自2016年算起还需要5-10年时间。近几年将触底,但不会马上反弹,而是会在底部出现小幅度的W型调整,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复苏回升。这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呈现L型走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说我国的经济走势呈现的是V型或是U型。V型就是触底之后马上反弹,U型就是触底之后在底部徘徊三五年才反弹。而这次,我们强调的经济发展速度将呈现L型走势,意味着经济增速下滑触底后不会马上反弹,而是会在底部徘徊较长时间。从2007年以来的GDP增速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2007年,我国GDP增长14.2%,增速非常高。但自2008年后,GDP增速开始下降。2008年GDP增长9.7%,在2010年小幅回升到10.6%之后进一步下降,由2011年的9.5%、2012年的7.9%,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6.9%,并且在未来5-10年里经济增速仍是下行趋势。由此,我们判断未来的经济增长呈现L型走势。这一判断非常了不起。

第二,关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此,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消费结构的变化。多年来,我国消费结构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优化升级。就居民家庭消费热点来说,从80年代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到90年代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再到21世纪初的房子和汽车,短短30年间,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表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另外,在房子和汽车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时,这两个产业以其较长的产业链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涉及60多个行业,而汽车制造业涉及40多个行业。所以,这两个产业强力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现在,居民对房子和汽车的消费需求基本饱和,我们面临消费结构的再次升级。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的消费热点在哪里?大家可能会想到养老、医疗、教育、旅游等等。这些确实是目前的消费热点,但老百姓对这些消费热点的需求不如房子和汽车那么集中。并且,这些产业的产业链均比较短,每一个产业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要远远弱化于房子或汽车。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居民消费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在消费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每一个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都会有所下降,势必会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日趋放缓,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2012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45%,第三产业占比45.5%,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5%,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可见,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在相应的调整。第三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相对弱化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时期。所以,在当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自然会有所下滑。

第三,关于要素驱动力下降。经济增长动力,要从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要素驱动来说,要素驱动主要指的是通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拉动经济增长。但现在,要素驱动难以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去,大量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涌入城市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现在,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我国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开始下降。据统计,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345万人,2013年减少了244万人,2014年减少了371万人,2015年又减少了487万人。专家预测,“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或将继续减少1000万人以上。2012年以来,劳动力总量的绝对减少,说明劳动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据统计,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3.2%,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1%的水平。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还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核算下来是4200多元,越南约合1300元人民币,泰国约合2300元人民币,印度约合不到1000元人民币。可见,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这一背景下,再靠加大劳动力投入来拉动经济发展,显然是不行了。

另一方面,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近年来,通过广义货币的增加、信贷的投放,目前市场上并不缺少资本。但问题是,资本没有有效的投资场所和投资机会。为什么?资本的边际效率大幅下降。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仅需1块钱信贷就能创造1块钱的GDP,但如今需要6块钱信贷才能创造1块钱的GDP。也就是说,现在的实体经济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大大下降,很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也不一定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的变化,我国结束了原有的发展模式,进入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想问题需要新理念、新思想,干事情需要新方法、新举措,谋发展需要新理论、新高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领经济新常态。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同样也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地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