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作战理论创新,谋求获取未来战争主动权
美军着眼提高战略和作战适应性,创新作战理论。美军认为,未来不仅将面临来自国家和非国家对手的威胁,还将更多面临三类混合冲突:一是国家军队以非国家行为体面目展开的行动,如俄军在克里米亚的行动;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类似国家军队的初级联合作战行动,如“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行动;三是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协同行动,如俄军与乌克兰东部地区民兵武装联合开展的行动。
为此,美军陆续提出“快速聚合”等支撑性联合概念,重点提高前30~45天的危机响应和力量集结速度,以推动跨领域、跨战区、跨机构乃至跨国作战资源与能力的深度有效融合,为实施“全球一体化作战”、有效应对复杂多变且形态各异的全球安全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围绕深化“跨域作战”这一未来联合作战的核心思想,在“空海一体战”概念基础上,完成“全球公域进入与机动”联合概念修订工作,推动其进入概念执行阶段,以求集成陆上力量的能力,实现“陆、海、空、天、网所有5个作战领域的能力一体化”。以此为基础,美陆军、海军陆战队正式提出“多域作战”和“跨域机动”思想,海、空军加紧完善“分布式杀伤”概念和“空中远征队”作战模式等军种作战概念,以求“击败敌方的反进入与区域拒止能力”。
俄军检验完善“混合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理论。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等认为,混合战争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战争规则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使用军事手段为主转向以非军事手段为主,二者之比为1∶4;鉴于混合战争在制胜机理、对抗形式、对抗力量等方面,与传统战争有着根本区别,俄既要应对美可能对俄发动的全球快速打击,更要应对美利用信息技术发动的混合战争。为此,近年俄军通过各类训练演习和战备突查,尤其是借出兵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之机,检验运用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舰艇、潜艇,对敌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摧毁敌极其重要目标战略性战役”理论,以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信息、军事等传统与非传统手段,与敌展开智力—信息—心理对抗的“混合战争”理论。
日本自卫队发展“离岛防卫作战”理论。该理论强调“动态威慑”,要求通过提高装备运用水平和部队活动频度,增强平时对敌综合威慑;突出“海空优势”,要求在周边海域特别是冲突海区,夺取并保持局部海空优势;重在“岛屿攻防”,围绕西南诸岛实施“夺岛”“护岛”行动。其核心是以持续、强韧的防御态势,“代美”顶住敌初期打击,坚守西南岛链,将敌封闭于第一岛链之内,保障美军实施作战进入。
印军完善三军联合的“一体化战区作战”思想。强调有效整合战区内各军种资源,实现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作战行动和作战保障的一体化。其要义是将陆军编成若干更加机动、灵活、致命的“一体化作战群”,代替打击军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海空军、常规导弹部队和特种作战力量的支援配合下,同时打击边境当面和纵深之敌。其核心是将战区建成一个透明的“一体化作战空间”,实现由“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