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
积极发展网络空间力量。美军升格“网络空间司令部”,颁布JP3-12《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建立网络战部队的指挥控制关系,并着手拟制作战实施方案。2016财年,美已全部建成133支网络战部队(约6000人)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包括13支为国家基础设施提供网络防御的国家任务部队,27支对敌网络攻击的作战任务部队,68支网络防护部队,25支提供情报和地区情况分析的支援小组,2018财年将形成全面作战能力。目前,美已在数十个国家建立了上百个基地、1.5万个网络站。俄罗斯也将“网军”作为军队建设的重点,目前俄总参正积极筹建网络战司令部,以整合现有网络侦攻防管力量,未来拟编约3000人的“网络安全部队”,重点是加强网络攻击力量。日本已正式组建规模为100人的“网络空间防卫队”。印度已组建超过1.5万人的“网络部队”。韩国计划扩充网络战司令部兵力,在未来3年将网络兵力增加2~4倍。目前,有47个国家组建了网络作战部队,100多个国家具有开发网络武器的能力。
加强发展空天攻防力量。美国为提高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全面升级军用卫星系统,并成功测试了X-37B高超音速飞行器,可在1~2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点;同时成功进行了60余次导弹拦截试验,目前正推动在韩部署“萨德”导弹,并计划在国内建立第三个陆基拦截基地。俄罗斯加紧研制空天飞行器,继续完善由70颗卫星组成的“眼睛”导弹预警网络。2015年8月,俄军合并原空军和空天防御兵,正式组建空天军这一新的军种,计划2020年前建成三级导弹防御体系。
争相发展极地力量。美国先后出台《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和《国防部北极战略》,并在北极地区建立永久军事基地。美海军制定了《北极路线图》,向北冰洋派遣“应对气候变化特遣部队”,其新型巡逻艇已展开极地军事行动,并计划扩大潜艇在北极的巡逻范围。美政府还授权相关企业研发专用卫星,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俄新版《军事学说》首次将“确保北极利益”纳入武装力量任务清单。2015年7月,俄新版《海洋学说》再次强调,北极是俄海军“优先发展方向”。目前,俄罗斯已成立北部联合战略司令部,组建了3个北极旅,建成了14个机场、10个搜救站、16个深水港、14个机场和10个防空雷达站,并计划组建一支拥有破冰战舰的“冰上舰队”。北约和欧盟多国也加入北极争夺行列。在北半球,未来有可能形成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三角海战场”,这个铁三角将成为“全球战场的黄金支点”,谁控制了这个地区,谁就可能在未来军事竞争中占据主动。
持续发展无人系统。目前,全球已有32个国家先后研制出150余种型号的无人机,55个国家装备了80余种无人机;10多个国家装备或正在研制无人舰艇和无人作战车辆。美军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已达1.5万余台,列装无人机数量超过1万架,空军无人机操作员已超过现役飞行员,计划未来10年将大、中型多功能无人机的装备数量再增加1倍,到2025年90%飞机都将是无人机,将构建起一个涵盖远中近程、多任务领域的完整空中作战力量体系。俄军斥资4000亿卢布(约合133亿美元),计划在2020年前构建远、中、近程结合,侦察、打击、运输一体的无人机作战体系,2016—2018年将进入全面列装期。2015年俄军在叙利亚出动由两种10部机器人构成的地面突击群参加地面反恐作战,这是世界上首次战斗机器人集群作战。日本正在加速研发长航时无人机。
西方军事专家预测:到2025年左右,无人机及地面、水下机器人部队将得到广泛运用。一旦机器人在战场的应用成为现实,必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模式,也将带来军事领域的真正革命。未来战争将成为有人与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的无人化战争,多领域、大规模使用无人自主系统有可能同步降低人员风险和冲突门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