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雍秦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启示 (2)

关注丨雍秦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启示 (2)

核心提示:“穷则思变”,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变则通,变则富,变则强。雍秦之地也是秦人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奋起的变法之地。秦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每当国家处在停滞或僵持的历史关头,秦人总是能够大胆进行改革,使国家避免遭受创伤,并从此走向强盛之路。

 三是尚贤任能。自古“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入驻关中后,秦国为何能够日益强盛,为何能够最终走向统一六国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人在人才选拔和任用方面有一套开明开放的策略。秦国的重要谋士均来自中原各国,在用人上真正体现了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也正是这种用人之道,才使秦国聚集了一大批社会精英,为秦国的迅速崛起提供支撑。

在秦穆公时代,秦人尚贤任能的人才战略得到了充分体现。百里奚是个随嫁的奴隶,不仅地位低下,而且年近古稀,但秦穆公却不看高低贵贱,不分年龄大小,对他授之国政;蹇叔本为平民百姓,而且是宋国人,秦穆公却不唯资历,不分国籍,拜为上大夫。故而百里奚和蹇叔毕其余生辅佐穆公,对秦国成就霸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穆公的开明用人之道,开创了秦国重用人才的先河。

秦公不仅能做到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而且对看准了的人才,能委以重任,放手使用。孟明是秦穆公的率军主将,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派孟明率兵征讨郑国,不料在途经崤山隘口时差点被晋军全部歼灭,孟明等三将被俘。晋君想借穆公之手杀之,秦国内亦有杀掉被俘之将的建议。但是,当他们三人被晋国放回秦国的时候,秦穆公非但没有治罪,反而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穿素服亲自去城外迎接,并深痛自责没有听他们父辈的劝告,作《秦誓》昭告全国。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孟明在彭衙之战中再次失败,许多秦国人都认为孟明输怕了,成了胆小鬼,建议解除他的指挥权。但秦穆公却力排众议,仍然信而用之。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孟明出兵渡河,终于雪崤山之耻,“封尸而还”。可以说,正是秦穆公这种用人不疑、以诚相待的做法,激励着孟明知恩图报,尽心竭力协助秦穆公成就了霸业。此后,秦国称雄天下,其人才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东方士人发现秦国是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理想处所,因而将投奔秦国作为首选。“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秦国一时成为社会精英的向往之地,六国各方面的人才都云集关中。秦国历代君主就是这样着力营造出人尽其才的有利环境,使各国能人志士纷纷来秦为其所用,依靠这些人的良谋善策,秦国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了六国。

雍秦文化是秦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形成和发展不仅奠定了秦文化的基础,而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谭嗣同在《仁学》一文中认为:“二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也明确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实际上秦人的许多文化包括文字、文学、度量衡、郡县制、事功精神等,大多都是在雍秦之地正式开创或形成的,这些文化不仅支撑了秦国,而且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明确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于像雍秦文化这种为型塑中国人整体气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我们要汲取其精神内核,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都雍城城址区考古调查、发掘与专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