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牺牲奉献 真情温暖人心
“把来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难事当家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才能使信访难题迎刃而解。”
全忠(右一)上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权东摄影
“只有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才能当好一名信访干部!”北京军区善后办副政委马誉炜这样说道。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好却不易。
原194师山东籍战士宋某,1961年退伍返乡创业失败,找到部队提出不合理要求被拒,便一直来京上访。
全忠第一次见到宋某,发现老人因耳聋交流困难。他拿来笔和本,通过书写方式耐心了解访求,开展劝解工作。8个月下来,写下的纸摞起来足有半米高。
一次,宋某在接待室赶上拉肚子,来不及跑厕所,裤子和鞋子上沾满粪便,顿时接待室臭味熏天。全忠不嫌不弃,把他领进卫生间冲洗,并回家拿来衣服让他换上,取来抗腹泻药让他服下。宋某彻底被感动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上访。
全忠常说:“把来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难事当家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才能使信访难题迎刃而解。”
原69军复员战士刘某,因参与非法活动被地方单位开除党籍,不久便郁郁而终。其遗孀徐某随后多次进京上访,想让部队出面帮助恢复丈夫党籍。因一直未有结果,导致徐某精神异常,长期在京上访,原单位为此停发了她的退休金。
一天下午,徐某在信访办接待室突发疾病,上吐下泻,全忠及时将她送往医院,精心安排,悉心照料,在医院一呆就是一周。出院那天,徐某拉着他的手含着泪说:“好久没人对我这么好了,我要有你这么个儿子,该有多好啊!”全忠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您同意,从今往后,您就是我的干妈啦!”一句“干妈”,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拉得更近了。
此后,全忠积极协调徐某所在单位为其补发了退休金,两次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家中看望。截至目前,徐某再未来京上访。
信访工作,一直在路上。10年来,全忠累计接访群众近5万人次,处理来信5万多件,共接待过激访、集体访361批4246人次,几乎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从未有人对他投诉。
全忠,全忠们,已经成为来访群众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主心骨”和“靠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