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 力争新作为

张兆安: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 力争新作为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年改革予以肯定,并提出新要求: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历了开启、发展和深化的过程。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最早成立;2015年4月新增三个自贸试验区;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新设立七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的格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三年多来,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宝贵经验,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改革创新

回顾上海自贸区三年多来的发展历程,自贸区试验以开放促改革,适应了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上海自贸区根据自身定位,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改革创新的具体路线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投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在投资方面实行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是相对于原来的正面清单而言,即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而且不再需要审批。这样,投资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对政府职能转变也带来极大推动作用。比如,原来中国企业的工商登机的注册资本是实缴制,上海自贸区则开始实行认缴制,这种制度变化对于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贸易便利化。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改革试验,其中一个集中的体现就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设立。这一名称看似简单,实际内容非常丰富,推动力度也相当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上海自贸区创设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过去的国际贸易多头管理、多头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单一窗口监管,大幅度改善了营商环境,提高了营商效率。

第三,金融国际化。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式进程,而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按照“金改40条”予以推进的。例如,开创设立了“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将香港和大陆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连接起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又如,设立自由贸易账户,这是上海自贸区内金融体系开放的重要创新之一,自贸区内居民可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开展投融资创新业务;非居民可在自贸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享受相关金融服务。目前,自贸区内已经申办有数万个自由贸易账户,对推动金融改革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围绕以上三条线,上海自贸区还持续推进法治化进程,加大力度和速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政府资源,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从原来的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比较弱化,逐步转变为事前放开、事中事后监管。以市场监管为典型例证,市场监管从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实施合并为市场监管局,多线合并成为一个监管平台后,不仅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也降低了企业发展成本,极大改善了企业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树立系统思想,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同时要强化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要发挥先发优势,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强同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