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插“佛托” 门前挂柳枝

清明扫墓插“佛托” 门前挂柳枝

摘要: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左右均属清明。这段时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衍生于春秋,定型于唐,盛行于宋,一直传续至今。这一天,各地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风俗活动。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左右均属清明。这段时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衍生于春秋,定型于唐,盛行于宋,一直传续至今。这一天,各地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风俗活动。

在东北,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明习俗。在东北民间,清明节亦称“插柳节”,除上坟祭祖外,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崇柳”。《奉天通志》载:“清明,插柳门首,小儿女皆折嫩柳,曲作连环簪头上,名曰柳树狗。”是日,家家挂柳,户外植柳,妇女头上簪柳,男人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俗称柳哨),上坟祭祖时墓前要插柳或挂柳钱。

东北满族人慎终追远,颇重缅怀先祖之情。每年清明节,他们都带着香烛、纸钱及供品,纷纷赶回家乡扫墓。清人吴桭臣《宁古塔纪略》记载:满洲人“清明扫墓,富贵者骑马乘车,贫贱者将祭品罗列炕桌上,女人戴于头上而行。虽行数里,不用手扶,而自不倾侧。”扫墓程序是,先把坟墓四周的蒿草铲净,掘土添于坟上,使坟茔由小变大,由旧变新。同时,新坟插“佛托”,旧坟插柳枝。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