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刘志兵: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9)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体会

5.在制度建设上,强调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提高法规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解决了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创举。但随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特别是现在党员结构成分多元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的情况下,党仅靠思想建设已经远远不够了,把政党自身治理和执政的水平寄托在所有人员思想的高尚上已经远远不够了,制度建设显得既重要又紧迫。实际上,邓小平早就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这是对我们党的建设的一大贡献,体现了现代政党政治建设的规律。怎么理解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呢?

用制度治党,就是要依法依规治党。这是管党治党的新理念。依法,依的是国家法律;依规,依的是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是由国家权力部门制定,对适用范围内的全体公民都有强制约束力,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党自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这就要求党在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时候,自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内法规是由党内具有法规制定权的部门制定的,对适用范围内的全体党员都有强制约束力。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依法依规治党要着力解决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二是执行不彻底。坚持依法依规治党,必须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后,党的制度建设力度很大,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宣布废除和停止一批过时的,修改一批不相适应的,出台一批新制度,最终的目标是要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做到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抓制度执行,就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人)、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任何制度都要执行,不能选择执行)、制度落实刚性彻底(不折不扣,不能打八折)。

用制度管权,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治党的关键是治权。权力是个好东西,把权力用好了能够更好地为人民造福,但权力有一个弱点,就是容易异化,成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所以,人们常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延安时期,有记者到延安看到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与人民一起奋斗、不搞特权的场景,分别向毛泽东请教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和向宋美龄反映延安共产党的精神风貌,毛泽东的回答是让人民监督,宋美龄的回答是“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两个回答,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但给人以共同的启示,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应该是古今中外政治家们共同的追求,只是做法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路是:扎笼子关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在阳光下使用权力,建立权力清单,反对特权。扎笼子实际上是权力的设计和配置,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区分和配置权力,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当组织员;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因为权力来自于人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是为了方便人民监督;建立权力清单,是给权力设定边界,公权私权都要很清楚,实行权责对应,不能“你的也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反对特权,这是现代政治区别于封建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任何人都不能有不受法律制度约束的特殊权力。

用制度治吏,就是要用制度从严管理干部。毛主席讲,治国就是治吏。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治党必治吏。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在用制度从严管理干部上特别强调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设计制度就是,完善干部管理规定,明确告诉干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好了有什么激励,做不好或者违反了有什么惩处。在执行制度上,强调一个“严”字。通过干部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