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陈吉宁: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抓好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坚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导致雾霾的突出问题。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主线,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
二是深化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抓好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是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快建立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四是主动应对环境风险。健全环境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对。五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六是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基础能力。继续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开展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前期准备。
学习时报:2016年冬季,全国多个地区发生了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冬季重污染天气?
陈吉宁: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8%,与2013年相比下降33%;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9%,与2013年相比下降18%。这些充分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方向正确,措施管用。同时也要看到,大气污染治理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是在污染物排放量非常高的前提下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大气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既不要期望速战速决,也不能丧失信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要提前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对违法“散乱污”企业,依法开展专项取缔工作。二是全面推进散煤综合治理。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程。今年10月底前,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城市基本完成“禁煤区”散煤替代任务。今年基本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传输通道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力度,今年再完成1亿千瓦改造。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传输通道城市内钢铁、燃煤锅炉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电力、钢铁、水泥、石化行业率先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实施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建立统一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强化石油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四是继续实施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在水泥、铸造、砖瓦窑等行业继续实施错峰生产基础上,将范围扩展到钢铁、电解铝、化工类等行业。五是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污染治理。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运输煤炭,从源头上减少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基本淘汰全国范围内的黄标车,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开展高排放机动车专项执法,依法严格查处不达标车辆。六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指导各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预警分级标准、明确不同级别减排比例要求,确保措施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实施区域应急联动,狠抓预案落实和应急措施督查问责。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及其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