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环境保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出台的政策密集。请您介绍一下深化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总体情况,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
陈吉宁:改革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的出路。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导向,就是明确党委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明确和落实党委政府责任是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推进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离任审计。这些改革的目的就是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推动落实企业和社会责任方面,将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出台一系列规章,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主体作用。
环境保护领域改革,还有一方面是针对环境保护基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有两个导向:一是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二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整合衔接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制度。这些改革涉及行政流程再造,难点是要抛弃原有观念和做法,放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来认识,以问题为导向来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基本框架是:生态红线是空间管控基础、战略和项目环评是准入、许可(涉及总量分配和标准)是运行守法依据,之后是执法检查(行政、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他们之间要做好接口。
总体而言,环境保护领域改革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协调难度大、流程再造工作多。我们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按照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的思路,加强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改革的良好局面,确保关键改革在十九大之前取得标志性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