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老人街”教育资源失衡下的无奈救赎

“陪读老人街”教育资源失衡下的无奈救赎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太真乡乡政府所在地竹埂底村,有一条“陪读街”。这条街就在学校边上,街上至少有几十户人家是从该乡其他村庄“迁移”过来的,他们周一到周五住在这儿,周末回几十里外的老家。十多年前,竹埂底村成立了太真乡中心小学,完成了全乡从最多时20多所小学到一所小学的撤并。(4月12日 浙江在线)

在村庄 “空心化”、儿童“留守化”、老人“空巢化”现象突出的乡村,“陪读街”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城镇化浪潮席卷乡村,“隔代寄养”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撤点并校”尽管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却让不少空巢老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陪读街”。

不论是学龄人口数量下降,还是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城市上学,抑或部分学生跟随到外地务工的农民工异地上学,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资源集聚效应,让不少乡村学校遭遇了“由盛转衰”。伴随着“撤点并校”进程,一些“麻雀学校”逐渐消失;“撤点并校”在让学生们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些空巢老人,大都对土地和农村拥有深厚的感情,即使年龄偏大,也依然习惯在田地里干活。为了更好地照料孙子孙女,他们需要陪读;当照料孙子孙女与从事农业生产发生角色冲突,分身乏术的他们不得不妥协与让步;原本就劳动力短缺的乡村,土地抛荒、农业孱弱的倾向让人忧心;“陪读街”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隐伏着两代人的爱与痛。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租房陪读”成为不少家庭的行为策略;村里的想办法到乡里,乡里的想办法到县城,县城的想办法到市里……对于不少家庭来说,“租房陪读”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消费支出和更大的经济压力。对于缺乏财富和社会资本的农村家庭而言,“租房陪读”无疑更加艰难。

有一个上学的孩子,这个家庭就多一份希望。一所乡村学校,可以点亮一个村庄的“庠序灯光”,其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或许会远远大于省下的教育经费。透过“陪读老人街”这面镜子,我们要给盲目、无序的“撤点并校”戴上“紧箍咒”,要在促进教育均衡和“保障就近入学”上实现平衡。

受教育权利地势的低洼不平,不可避免会影响教育公平。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下,“租房陪读”成为不少家庭无奈、悲苦的“自我救赎”。作为乡村空心化的一个缩影,“陪读街”既见证了空巢老人对孙辈的爱与关心,也观照出部分乡村土地抛荒、农业孱弱的生存生态。只有以切实的举措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些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