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历史意义
据了解,参加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正式代表总人数约1500人,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官员。除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老挝国家主席本扬、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柬埔寨首相洪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等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外,日本也派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前来参会。这说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有其战略意义,而且还有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历史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带一路”已被赋予新内涵。“一带一路”见证古老中国与世界各国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足迹。这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将承载起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国,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与接受也是有目共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国际博览会、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北京)、2016年G20杭州峰会以及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未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还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简称北京-张家口冬奥会。
历史的分量,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会更加厚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取得了超出预期的重大进展与成果。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近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倡议。“一带一路”已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议题,是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之一。全世界将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希望寄托在“一带一路”上,希望通过引导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从根本上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性的合作倡议,是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的纽带。
“一带一路”这四个字,是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浓缩,是五千年文明的展示,也是中国的文化和经验的展示,更是“四个自信”的国际化体现与中国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性标志。
“一带一路”强调“五通”,这本身就是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合作的重要思路的展现。欧洲一体化是商品、服务、劳务、资本四大流通自由,而“五通”增加了民心相通这样的内涵,以发展为导向、以民生为导向的区域合作,不排斥任何人,这跟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理念是一致的,“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深邃智慧。
从人类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一定会提出引领世界前行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就承载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行新型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而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旨在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这即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历史使命,更具有穿越时空的历史意义。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希望论坛能够实现三方面的成果:首先是总结汇聚各方共识,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明确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大方向;二是梳理重点领域合作,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支持、人文交往等,确定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三是提出中长期合作举措,探讨共建“一带一路”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更加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就是此次高峰论坛目标与任务的具体化。第一,总结汇聚各方共识。不论是刚加入的,还是已经加入几年的国家,我们需要各方更加明确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这个大方向。第二,强调重点领域合作。中国与各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在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第三,提出中长期合作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确立中长期合作的制度与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