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赵主任,您刚才提到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那么,雄安新区和前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赵莉:三者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了深圳经济特区。那么此时,如何发展中国经济、推动中国走向工业化?如何把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中国?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找一个地方先试先行。经过长期调研,领导、专家意识到我们需要引进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新生事物,是有风险的,不好一下子全面推开,需要寻找新的地方先行先试。从这个角度讲,深圳经济特区肩负的职责主要是打开中国的国门,通过开放推进改革。
主持人:那么,上海浦东新区呢?
赵莉: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之所以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又设立上海浦东新区,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国内质疑改革的声音较强,这也导致我国改革的步伐有些停顿。在这个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上世纪90年代及时提出设立上海浦东新区,表明了中国政府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
主持人:据我所知,上海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了。
赵莉:是。
主持人:那么,上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赵莉:从上海来看,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的发展,使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全国来看,通过上海这一窗口,引进了国外很多先进技术、理念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那么,雄安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赵莉: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的背景、肩负的使命来看,它们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而雄安新区的设立背景显然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不同: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已经由初期阶段进入中后期阶段,我们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了;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有几个特点:经济发展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也要调整。那么,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主要的也是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雄安新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是明显不同的。
第一个历史使命是帮助北京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承接非首都功能的“一体两翼”。为什么需要“两翼”?北京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既包括隶属于北京地方的一些机构、资源,也包括中央的一些非紧密型的机构与资源,这些都需要疏解。但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面积只有155平方公里,承载能力有限,所以中央要疏解非紧密型的功能就需要在京外寻找新的地方,因此,雄安新区就肩负了这样一个使命。可见,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两翼”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
第二个使命是带动河北相关地区发展,以京津冀区域第三增长极的“身份”携手天津,共同建设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为什么需要三个相等程度的城市呢?实际上这也是国际发展经验所证明的。我们曾经研究过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都是由一个核心城市带动几个和它相匹配的城市共同形成的。目前,京津冀地区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特大城市,而河北区域的城市与前两个城市差距较大,这样就很难和北京、天津的发展相配套。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冀地区要建立世界级城市群显然是支撑不起来的。同时,国内外实践也证明,如果一个区域只有两个大城市,那么这两大城市之间竞争的概率会大于合作的概率,而如果有第三个或第四个城市,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反而会加强。
主持人:我们现在有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就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吗?
赵莉:我国不仅有长三角城市群,还有珠三角城市群,这些都是上世纪末提出来的。为什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起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们都有等量级的核心城市,而等量级的核心城市能满足城市群发展的需要。比如,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有上海、杭州、南京,珠三角城市群则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以三个城市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京津冀地区显然是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所以我们现在也希望能在本地区培育出第三个大城市来。再有,两个城市更容易连成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比较弱。而要想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就需要有能和北京、天津相匹配的第三个城市的出现,这样连成片后,才能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第三个使命是探索创新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其他新区的建设大多没有疏解的功能,只是通过新区来扩大省会等城市的发展空间,利用土地财政维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雄安新区诞生于中国城镇化中后期阶段,要总结以往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雄安新区将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起点,体现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的目标。未来的雄安新区将会成为一个绿色智慧、生态宜居、交通便捷、产业发达、开放共享的城市。它的发展定位深层次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雄安新区的模式是对一直以来优质资源过度向高等级城市聚集的纠正,将为中国城市发展树立一个标杆。
从上述三个历史使命来看,由于肩负着不同于深圳和上海浦东的历史使命,雄安新区的诞生、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都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所不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