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儒林:战法创新是胜利之宝

马儒林:战法创新是胜利之宝

——对抗日战争中我军特色战法的历史追析

要点提示

●正义赋予创新之魂,创新孕育胜战之法。战法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因何创新,为谁服务的重大是非问题。

●以能击不能,是战法创新的永恒主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战法创新的基本方法。

●战法不仅要解决战场上力之能胜、势之能胜的问题,更要追求未战先胜、战于心胜。从而使创新战法不仅成为胜战之“策”,也能筑牢胜战之“念”,打造胜战之“魂”。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习主席一再告诫我们,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回望抗战烽烟,先辈用血与火、勇与智,创造出一个个极富我军特色的经典战法,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追忆往昔正是为了更好地走好今天的路。

(一)

战法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因何创新,为谁服务的重大是非问题。列宁说,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决定自己对待战争的态度的必要前提。共产党人认为,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战争必胜。同样,战法的创新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战争才能产生必胜的战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战法创新的指北罗盘。1941年,日军在“总力战”思想指导下,以“扫荡”为基础,推出“清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等,实施残酷的“三光”政策,妄图迅速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仅1941-1942年,日军对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千人以上的“扫荡”多达193次,使用总兵力达80多万人,修筑碉堡7700多座,挖掘封锁沟11860多公里。在日军频繁进攻下,抗日根据地进入极其艰难的时期。但是,日军始终无法实现其目的,反而被我内线分散的游击战与外线的进攻破袭战等战法打得疲惫不堪,陷入无法抽身的被动之中。

敌我在同一战场同时都在创新战法,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本,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所说,“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而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必然“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实践了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的观点。

这启示我们,战法创新天然具有价值属性,正义性必然成为战法创新、克敌制胜的内在动力,是战法创新“活的灵魂”。

(二)

战法创新的高度,决定战法在战争全局中的贡献度。战法,即用兵打仗之法,有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之分。小则平一域,大则济天下。1935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打破历代兵家把游击战当作战役战术问题来研究的禁锢,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创立了一整套实施游击战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在战略层面,以《论持久战》为代表的创新战略战法,拨开全国军民心头迷雾,犹如暗夜中的明灯,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心,中华民族重新振奋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洋洋万言抵雄兵十万。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极为推崇:“这才是克敌制胜的高韬战略。”在战役战术层面,游击战把低成本的、零星的、不连续的、小的消耗战,转化为日军战略战役层面的高消耗损失,极大地推动了战役战术胜利向战争全局的胜势转化。比如,在1941-1942年的最艰苦时期,我军采取“把敌人挤出去”的创新打法,提出每县每天打死一个敌人的小目标。结果仅华北200县累计月均消灭日军6000余人,相当于歼敌一个旅团。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加登川幸太郎大尉曾这样哀叹:“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人。50人虽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

这启示我们,战法不仅要解决战场上力之能胜、势之能胜的问题,更要追求未战先胜、战于心胜。从而使创新战法不仅成为胜战之“策”,也能筑牢胜战之“念”,打造胜战之“魂”。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