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儒林:战法创新是胜利之宝(2)

马儒林:战法创新是胜利之宝(2)

——对抗日战争中我军特色战法的历史追析

(三)

以能击不能,是战法创新克敌制胜的锐利刀锋。战法创新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不平衡,实质是扬长避短,以能击不能;我打我的可以,你打你的不行。这是我军以劣胜优作战指导思想的灵魂,也是我军成就辉煌的看家本领,在抗日战场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指出:“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抗日战争中,日军利用其兵力火力绝对优势,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扫荡”“梳篦清剿”和“辗转抉剔”战法,对我实施残酷围剿。我军则利用地利人和优势,避敌锋芒,实行运动战,创造了“翻边战术”,跳出包围圈,转到外线对敌侧后、要害或弱处展开攻击,迫敌回援,再择薄弱之一路予以歼灭之。从日军“扫荡”一开始,这种战法造就的非对称,看似胶着,实则积累量变,最终是敌之速决让位于我之持久。

这启示我们,以能击不能,是战法创新的永恒主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战法创新的基本方法。二者追求的就是力量布局最优化、自身弱点最小化、作战效能最大化,进而造成局部非对称优势扩大化,直至形成对敌全局上的压倒性优势。以能击不能,仍然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以劣胜优克敌制胜的关键着力点。

(四)

技术决定战术,科技助力战法创新。甲午战败后,日本利用从中国榨取的巨额赔款,加速军事工业发展。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193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钢产量仅为日本的六十分之一。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尤其是化学、钢铁、机械、光学仪器等工业的薄弱,使中国几乎没有生产诸如飞机、舰艇、坦克以及各种重武器的能力。在大刀抗战的艰苦岁月,爱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从象牙塔内发出“科学救国”呼声,毅然投身火热的救亡图存伟大斗争中,化简陋为神奇,变无法为有方,在“别样阵地”上为战法创新搭台子、指路子。1938年9月,冀中抗日根据地化工技术负责人、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汪德熙,在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配合下,成功克服炸弹稳定性问题,并用自制的炸弹在平汉铁路成功炸毁日军列车。富有冒险精神的探索,为此后根据地广泛开展的地雷战、地道战等特色战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还有一大批科学家以笔为戈,在科普刊物这块“另类阵地”上与将士们并肩战斗,传递国内外最新科技成就,不断提高民众科学素养,以科技引爆高能战斗力。

这启示我们,科技就是战斗力,科技就是发动机。当前,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演进速度明显加快。过去走不通的“路”、迈不过的“坎”现在能过了;过去“雾里看花遮望眼”,今朝“纤毫毕见览无遗”、过去“有心无力打不着”,今天“指哪儿打哪儿有手段”。科学技术之剑在斩弃原有历史空间的同时,也必将为我军特色战法创新向实战化挺进开辟崭新空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