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在高原 成果留给农户(2)

论文写在高原 成果留给农户(2)

——记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

摘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从事农业科研的使命,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中。”尼玛扎西说。

解决农民难题的科研成果才有价值

“农牧民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老师。谁要是说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农民不喜欢新技术,我就要骂这人是愚蠢!”尼玛扎西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大小,不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是有多少成果被农牧民接受,成为多少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帮手。”

育种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科研工作,同时又是不断寻找脑海中的青稞品种模样的过程。尼玛扎西说,青稞秆子高、弹性强,穗大而且灌浆后半弯、籽粒黄白且大粒,粮食和秸秆双增收,这是西藏农民梦寐以求的青稞好品种。因为颗粒饱满的青稞是人民的主食,而收获后的秸秆是高原畜牧越冬的重要饲草。无论是选育“藏青2000”还是“藏青13”这样的青稞新品种,他与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都是在与农民长期深入交流、向他们认真学习后,才“从地里找到了基本的科研思路、有了最初的品种模型”。

20多年来,尼玛扎西提出了高β—葡聚糖青稞品种选育、糯性青稞育种、青稞保健食品开发等一系列青稞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论点,带领创新团队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春青稞优异新品种(系),其中鉴定出的“藏青148”和“藏青690”青稞新品种曾一度成为西藏适宜地区的主栽品种。他的团队成功鉴定筛选出的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目前每年大面积推广百万亩,占西藏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亩均增产25公斤,最高亩产达近900斤,创西藏青稞大面积推广新高,惠及雪域高原上百万农民。

“要在西藏这样的高寒缺氧地区研究实用、有用、管用的技术,必须首先学会与当地的农民打交道,了解技术创新需求。解决了农民种养实践中的技术难题,这样的科研成果才有价值,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尼玛扎西深有体会地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