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王义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欧海洋合作(3)

今天,我们在讨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不是去掠夺、去开采,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护海洋的生态,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今天的科学,比如说大数据,能不能把海底生物的多样性经过数字化的转换来与人类共享呢?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能不能向海洋延伸呢?这都为我们提出了新时代的话题。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所以说,人类合作的空间是巨大的,并不一定要通过“零和博弈”去挤压美国或者西方国家的“地盘”。21世纪新的人类命题是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有五大方向。其中陆上的有三个,也都经过了海洋。第一个是到达中亚、俄罗斯,再到欧洲的波罗的海;第二个是从西亚到波斯湾再到地中海;第三个是通过南亚到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延伸到了欧洲和南太地区。南太地区有27个国家,占世界海域面积的六分之一。像此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汤加,虽然陆地面积很小,但是水域面积非常大。中国是陆上大国,所以我们经常以一种陆上的思维看地球,以陆观海、以海观洋,而不是以洋观洋、以天下观天下。像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海域面积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一定要树立21世纪的理念,树立陆海联通的思维,在海洋时代,不能用陆上思维方式看待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按照《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要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泉州等为起点,横跨太平洋、印度洋,途经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涉及到东盟、南亚、西亚、东北非等相关国家。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达印度洋,延伸到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当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局限于这些领域。此次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智利、阿根廷等国的总统也来参加了。也就是说,“一带一路”的范围将来会延伸到南美地区,甚至可能到达南极、北极。

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重要港口的建设来看,比如正在建设的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就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深圳——在港口搞开发区、搞经济特区。再比如雅加达港,建设铁路,搞经济走廊,用高铁把港口和内地联通,减少内陆地区和海洋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还有缅甸的皎漂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和汉班托塔港,都是他们各自国家的“深圳”。

目前,正在建设的还有亚丁港、吉布提港、蒙巴萨港等,特别是蒙巴萨港也是按照深圳模式来建的。2017年5月底,蒙内铁路建成通车,远期规划,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以这些港口为依托,航线的开拓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贸易和人文交流驿站的建设都将顺利进行,中国和很多海洋国家、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的关系合作将越来越紧密。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