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梁八柱”撑起宏大格局

“四梁八柱”撑起宏大格局

【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这个五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向改革深水区挺进。外媒评价:“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

这个五年,从打破思想观念障碍到冲破利益固化藩篱,中国在转型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中收获着信心和希望。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受中国GDP增长超预期的鼓舞,17日的亚太股市以及国际期货市场石油等资源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除了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示肯定外,国内外经济学家更关注6.9%这一数字背后的结构之变,而增长背后更深层的动因,则是源于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荡的磅礴伟力。

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标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在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当天,美国摩根大通就将中国2017年GDP增速预估上调为6.8%。印度《金融快报》则称,中国不仅GDP第二季度增长率超预期,而且上半年创造了超过735万个新的城市就业岗位,这样的成果也是中国上半年经济成绩“硬赢”。

从服务业比重的稳步提升到高端制造业的加快发力,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成长到“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带给世界的畅想,中国经济以蓬勃活力点亮了世界的信心。世界在探问中国密码,期待从这部“东方宝典”中获得力量。而在改革者们看来,只有读懂这背后蕴含的中国理念,才能深谙这个国家处变不惊、化危为机的秘密。

科学的理念,从来不是凭空而生,而是源于驭势察势的眼光。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这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

而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又在哪里?

2014年11月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对发展大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判断,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如果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回答了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重大理论问题,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则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大逻辑,党中央对经济工作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明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中国经济的需求侧有问题,但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因此,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从理论创新的维度如是评论。

可以看到,五年来,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彰显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宏阔的世界眼光,成为中国巨轮稳健前行的重要引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