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川: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覃川: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首位,尤其令人瞩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意蕴深远,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又体现了磅礴浩大的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在全社会获得强烈共鸣。

适应创新实践的理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实践的水平极其低下,只有简单、自发的常规性实践。进入到农业社会后,生产力得到提高,但经济形态仍是以消耗天然资源和人力劳动为主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创新性实践是偶然的、局部的。工业社会以大机器的使用、能源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专业化分工下的技术工人的劳动投入为主要生产模式,维系工业化大生产所需的常规性实践与持续涌现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性实践交相辉映、相互促进,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进入新世纪后,在快速的信息化、全球化浪潮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迸发出巨大创造力,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改变着经济生产形态和市场格局,也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价值观念等。创新正从科技和经济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改造世界能力的日益增强、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性成分越来越多。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发展理念,是对创新实践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变化的科学判断和自觉认知,是对人类社会面向未来发展的一般进程的规律性把握,着眼于为推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强力的“发动机”。

解决当前矛盾的必然选择

新的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升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其中一个蕴含着哲学智慧和理论自信的最大亮点。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以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可能再走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老路,只能转向发挥创新驱动优势的新路。只有大力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才能在一定的外部约束条件下提高内在的经济生产效率和资源组合效益,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纷纷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将创新能力视作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反观我国,创新能力仍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发展竞争,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带动全面创新,实现动力转换、升级发展引擎。

同时也应看到,经过长期建设,我国已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人才、科技设施、科技产出颇具规模,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活动日渐活跃、研发成果效益显现,为推进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条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们必须树立更强烈的创新自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彻底破解创新不足这一“阿喀琉斯之踵”,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生产力潜能。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